1万
举报
2143
4万
良子 发表于 2018-12-07 13:52 但是,作品没通过,即便不给原因也应跟以往一样通知我们,好让我们明白自已作品没通过,不会总抱希望查看。
风清扬 发表于 2016-08-16 12:40 1、因为大家都说白话文,文言文或古体诗词就不能写了吗? 2、诗歌不同于其他体裁的最核心的在于什么,就是高度的凝练。现代诗的凝练程度,与古体诗词不可同日而语,且也只有多少年光景,梳理下,总共才出了多少可以广为流传的经典。不可不可向中国传统文学及古经典诗词学习和借鉴。 3、你觉得爱好古诗词是小圈子,敢问中国人哪个人不是从小就背诵学习古诗词长大的?如果李白杜甫生在今日,写出来他们当年那些诗词作品,必然会成就这个时代的诗歌文学盛世,而非没有用。 4、诗歌中国app的下载是面向所有人的,普通不写诗的人也可以下载安装注册账号,来欣赏诗歌作品。不说古人,就说今人,看看咱们论坛加精的一些古体诗词作品,他们作品的点赞数和你个人的现代诗作品的点赞数,看看到底诗歌的未来何在? 5、诗歌的未来也许不在古体诗词,也许也不在现代诗,而是一种全新的体裁出现,但绝对不是凭空出世,而是基于对过去诗歌体裁的集成和发扬。 最后,建议你还是去好好研读传统文学著作,文言文,古体诗都要细致的看,不要浅尝辄止,避免像杜甫说“旧文人”一样,你们作为“创新者”(过于激进),最后也成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74
风清扬 发表于 2016-08-16 14:29 1、写诗不跟李杜比,诗歌谈何复兴呢?诗歌好不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成就时代经典。 2、不能通俗易懂为大众理解,也便不会被广泛传播,复兴无望,最后还会落得圈子化和边缘化,看下咱们公告,关于通俗易懂的解释,通俗易懂是诗人最具才华最具功力的体现。通俗与通俗化不是一回事,高标准与通俗易懂不矛盾,恰恰相辅相成。 3、写诗岂在娱人,这话不错,咱们诗歌中国提倡的也正是面向大众而非媚俗大众的写作理念。不是让外行的“人民大众”指导我们写作,而是请他们“监督”我们写作,我们写的好不好,能不能打动广大的人民大众,他们愿不愿为我们点赞,把我们的作品分享到他们的朋友圈,传播我们的作品,最终是否愿意为我们戴上诗人桂冠,李白杜甫屈原等大诗人,人民大众千百年来,经历过多少朝代兴替,战争阴云,却从未遗忘,反而历久弥新,不被大众理解的作品怎能有如此的光辉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987
966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