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古人说的“瓜田李下”,原来是这个意思,却少有人知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59758|回复: 5
周曼君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4-3-19 06:12: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迷上诗词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瓜田李下”,每次听人说起,虽然明白是一句劝人向善的话,却不甚了解其中的含义。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瓜田”和“李下”分别代表什么,究竟要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呢?

这句话出自曹植的一首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是说一位行端坐正的君子,做事应该懂得避嫌。

经过别人瓜田的时候,就算鞋子掉了,也不要弯腰去提,不然容易让人怀疑你偷瓜。

走到别人李子树下的时候,也不要用手去扶正帽子,否则很像是动手去摘李子。

这两种行为,都容易引起误会,越是正人君子,越应该尽力避免。

这就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它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主动避嫌,尤其在一些有理难辨的场合。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唐文宗时期,皇帝派郭旼到邠宁地方做官,引起了朝野议论,人们认为是郭氏送了两个女儿入宫才换来这个职位的。

文宗向柳公权诉苦,说郭家的两个女儿入宫其实是为了拜见太后。

柳公权告诉皇帝,事情的真相不是每个人都了解,重要的是您本身处在嫌疑的地位,就难怪别人不非议。

“瓜李之嫌”说的就是事件本身容易引起误会,当事人有口难辩,不能摆脱嫌疑。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误入“瓜田李下”,也都有面临“瓜李之嫌”的时候。坦荡如君子,不该惧怕遭人误解。

只要自己做事合乎道德礼法,没有邪念,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必太在意。

但是,毕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俗的框架下,活在别人的声音里,所以适当的时候,还是要避一下嫌。

公生明,偏生暗。“瓜田李下”不可忧,君子避嫌是防微杜渐,只要行得端、做得正,流言迟早不攻自破。

正如晚唐诗人韩偓的诗中所言:“提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

人生在世,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算无法被所有人理解,但只求无愧本心就好。




上一篇:8首你没读过的精彩七律,水平极高,全读过的肯定是诗词狂热者
下一篇:清代女诗人的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春妙笔,你是否也被惊艳到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泽晋~翡翠 2024-3-20 06:20 +1
诗草 2024-3-19 20:02 +1
风清扬 2024-3-19 17:43 +1
东方.启明星 2024-3-19 14:17 +1
今夜.启明星 2024-3-19 14:04 +1
南疆别调 2024-3-19 11:22 +1
yadang 2024-3-19 09:16 +1
正隆 2024-3-19 06:49 +1
洋河居士 2024-3-19 06:22 +1
+1
59763°C
5
  • 正隆
  • 闲云孤鹤
  • 周曼君
  • 周曼君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9084

积分
发表于 2024-3-19 06:5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3-20 04:4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3-20 05:25: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3-21 06:15: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3 05:4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