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大成居士 发表于 2023-08-20 18:44 淳朴,敦厚,山村纪事!
举报
小草青青 发表于 2023-08-20 18:58 老师不但诗写得好 我觉得 也能写小说
沁园一春 发表于 2023-08-20 21:04 赏读学习老师精彩佳作
辰星掠花魂 发表于 2023-08-20 21:24 简单快乐无隔!多好啊
天在水 发表于 2023-08-21 01:22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王老师的《小南沟》就是一幅幅无形画。 前两句“依山不傍水”“有矿不挖煤”简单勾勒小南沟村的地理环境,接着写打水的人和耕作在田间的父亲,没有细致的描摹,没有细节的刻画,没有闪亮的动词入眼,没有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出现,只是用白描手法粗线条绘制轮廓,远处是山,近处有人,山上有水,田里有人,这分明就是一幅水墨画,题目是《勤》。 诗中更为精彩的是场面描写:两个动词,“拧”和”掀,一个拟声词“哎呦”,三个简单的词组合在一起王老师便把这个场面写活了,写真了,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被拧的男人呲牙咧嘴的样子,也能看见那个占了便宜的女人沾沾自喜的样子,也能看到围坐的其他人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继而想到,这不在小南沟哇,这明明就在我家楼下。如果把这个场景拍下来,画下来,我想取名为《笑》。 诗中接着概写了两段,一段“一起上”写了两次是反复的修辞,一段先写白天的“打作一团”后写晚上的“不分你我”,态度截然不同,是对比的手法,一个修辞,一种手法,王老师运用的炉火纯青,小南沟村民的朴实,厚道,善良可见一斑,这幅风情画起名为《和》怎么样呢? 最后说说诗中的特写:“乜斜着眼”“吊着烟”这是“村长”的貌,“堵在村口”和“绝不允许”这是“村长”的行,貌行分离的“乡长”王老师把他写的可爱之极,也让我们学习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明白绝对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这个乡长的肖像特写定为《官》一定合适。 大俗即大雅,至简达至真,王老师的诗就是如此。
豐達 发表于 2023-08-21 11:04 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拜读啦
秋实累累 发表于 2023-08-21 13:10 淳朴,乡情,人间烟火
2万
爱花爱诗爱跳舞 发表于 2023-08-21 18:56 谢谢辰星老师的评价。
6729
5055
爱花爱诗爱跳舞 发表于 2023-08-21 18:59 天在水诗友,被你的细评深深折服。你把一首诗分别以“勤”,“笑”,“和”,“官”为小标题,做分析、概括,一如庖丁解牛,一首诗的水谷精微全被你提取出来了,可见你读的用心。 在小南沟住过一段时间,十年过去了,村里的一些人,一些景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昨日,尝试着写一写,用白描的手法,用最简单的文字,写毕,感觉甚好。方悟到,诗歌也可以这样写。 我看你发文的时间是昨晚凌晨一点左右,你为我一首诗熬夜写评,我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你觉得写的好,可以三言两语评一下。真不必为我浪费你的休息时间。 夏日敬茶!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