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诗人故事
| 王朝云作为苏轼的妾室,为何会受到众多文人的赞赏和崇...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2713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诗人故事
›
王朝云作为苏轼的妾室,为何会受到众多文人的赞赏和崇.. ...
王朝云作为苏轼的妾室,为何会受到众多文人的赞赏和崇...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2-3-30 10:02:31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713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王朝云作为苏轼的妾室,为何会受到众多文人的赞赏和崇拜?
提起苏轼的情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张口即来。毕竟,这首被评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太让人感动了。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苏轼对于亡妻的思念。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朝云崇拜”。
那么,为何出现这样一种文人崇拜苏轼小妾(朝云崇拜)的现象呢?
“朝云崇拜”现象的出现,跟王朝云的妾室身份和个人能力有极大关系
王朝云,出生于公元1062年,是大文豪苏轼的妾室。出身于寒微之家的她,自幼在歌舞班中长大。根据记载,王朝云长相秀美,一身才艺亦是出神入化。王朝云在12岁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苏轼。自此以后,她便死心塌地开始追随苏轼。
1、王朝云受崇拜,是文人骨子里蓄养姬妾的思想在作怪
蓄养姬妾,在古代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而到了唐宋时期,此种风气更是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莫不以蓄养姬妾为傲。
在《太平广记》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个百姓,靠负担贩卖为生,家中老弱齐聚一堂。但是,这个卖货的郎君赚到钱以后,不是先考虑家里人的花销,反而是“蓄别妇于他所”。
和这些普通人比起来,唐宋文人的“风流倜傥”就更胜一筹了。比如,唐代诗词大家白居易就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大意是说:十年时间,白居易就因为嫌弃家里的姬妾变老,而更换了三拨!从这里,我们丝毫没有看出白居易的羞愧,反倒是看出了他的自豪!
到了宋朝时候,男权社会对于姬妾的束缚,就更为明朗化了。
比如那句世人皆知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从宋朝时候开始变得家喻户晓的。
虽说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单单为了约束女子,但是经历了世俗的添加和改造之后,这句话显然已经成为了束缚女子的枷锁。
而且和一般的正室比起来,小妾的处境就更为难堪了。她们是文人闲来无事时候的调剂品;更是文人用来买卖的物品的“替代品”。
所以,在那个蓄养姬妾相当盛行的年代,王朝云的身份,本就是为文人所津津乐道的。
2、王朝云受崇拜,跟她“誓死追随一人”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虽说宋朝律法上本就严格要求女子:妻妾擅去者,徒三年,故而改嫁者,加工等。
但是,比起这种胁迫来,讲究情调的文人,显然更推崇姬妾的“自愿奉献”,而王朝云就把那些文人对于忠良妾室的幻想,转化为了现实。
王朝云开始追随苏轼的时候,才年仅十二岁,而当时的苏轼,却已经将近四十。
虽说苏轼是一代文学大家,有着难以言说的男性魅力。但是如此悬殊的年龄差距,还是十分考验苏轼的人格魅力和王朝云的忠诚度。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
年纪轻轻的王朝云,不仅追随着苏轼走南到北,更是用心把苏轼照顾得非常好。
从苏轼的侍女到苏轼的妾室,从苏杭开始,到密州、徐州、湖州,甚至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期间,王朝云都跟随在苏轼身边,她用自己爱和情谊,鼓励处在人生低谷的苏轼。
对比其他妾室的离去,王朝云的痴情显得尤为突出。也正是因为有了王朝云无微不至的照顾,才使得苏轼免于被家庭因素困扰。所以,苏轼曾写下不少诗词,用来赞美王朝云: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在这里,王朝云被苏轼比作“天女维摩”。从这个称呼,足以看出苏轼对于王朝云的情深意切。
而王朝云去世以后,苏轼在《悼朝云》诗里记载到: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悼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如此一个完美女子般的存在,怎能不受文人的追捧呢?
况且,跟那些正室的“理所当然”比起来,美貌又年轻的妾室的生死相随,岂不是更能证明一个男人的人格魅力吗?
所以,文人是相当赞赏王朝云的这种付出和奉献的。可以说,王朝云的存在,满足了那些文人对于完美妾室的幻想。
透过“朝云崇拜”,可以看到文人对“才子佳人”的赞赏和对苏轼的崇拜
1、“才子佳人”,历来都倍受推崇
虽说宋代讲究“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但是他们更看重的还是“阴阳调和”。更何况,美女配英雄、佳人配才子,才是文人的心头好。
所以,在苏轼的作品里,不仅有周瑜的“羽扇纶巾,弹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有小乔的“小乔初嫁了”。
毕竟,有了美人的衬托,也更能凸显英雄的盖世气质,这二者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到了文人身上后,那便是:
有奇才必有奇偶,有奇缘必有奇遇。
所以,在秦观的作品“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中,王朝云是堪比巫山神女般的存在,而苏轼则是襄王。
不得不说,文人拍起马屁来,那才叫一个清新脱俗!而秦观对于苏轼和王朝云的高品位赞赏,也不是唯一的。在
刘维年的作品中的“天女维摩合一龛,肚皮中物旧曾谙”,同样流露出了对苏轼和王朝云极高的赞赏之情。从这些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文人大家对于“才子佳人配对”的赞扬和肯定。
2、崇拜王朝云的背后,是文人对苏轼的崇拜
爱屋及乌,是亘古都不变的道理。文人对王朝云的崇拜虽然不假,但是如果王朝云跟随的人不是苏轼的话,那么王朝云身上还会有如此大的话题性吗?答案可能就是未必了!
从“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这样的诗句上,其实就可以窥见一二。
清朝时候,亦有类似作品:朝云墓碣四时青,墓碣重新太守铭。知是坡公生日近,花香簇拥六如亭。
人们为何上赶着要王朝云的墓祭拜呢?原来是因为,苏轼的生辰快到了!这种现象不就表明,文人对王朝云的崇拜,其实都是建立在崇拜苏轼的基础上的吗?
毕竟,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不管是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还是他洒脱的生活态度,其实都是倍受文人仰慕的。
文学方面的成就自不必多说,而其“齐祸福、等生死、一荣辱”的豪迈生活态度,亦是令人钦佩。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经历了许多挫败和波折。但是在这些挫败和波折中,苏轼始终有着一种“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豪气和坚持。而这种豪迈的生活态度,自然就收获了其他文人的仰慕。
所以,许寿田在自己的作品里写到:万山第一留遗墨,千载风流仰大苏;而俞九成也曾写到:直教旷世风流在,莫为投荒叹寂寥。字里行间,莫不体现了后世文人对于苏轼的高度赞扬。
通过王朝云,苏轼的洒脱和无拘也被体现得淋漓至尽。
诚然,你的出身不高,可是只要我苏轼喜欢,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生活!也就是说,文人对于王朝云崇拜的背后,其实是对苏轼才华和生活态度的崇拜。
结语
朝云崇拜现象的出现,的确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透过这种独特的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文人对朝云崇拜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当时一种独特的文化崇拜。而这种文化崇拜不仅包括文人对于才子佳人的肯定,更有着他们对苏轼的高度赞扬。于是,在这些社会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的共同结合之下,朝云崇拜现象就横空出世了。
来源企鹅号:娱乐小走
上一篇:
就是偏爱苏东坡——他与红颜知己王朝云
下一篇:
从《孤勇者》到《人世间》,曾患鼻咽癌的她,写下感动无数人的歌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满山江雪
2022-5-16 16:07
+1
流云i
2022-4-25 13:22
+1
一帘幽梦了无痕
2022-4-25 13:20
+1
享受阳光
2022-4-12 13:03
+1
詹义清
2022-4-7 23:18
+1
大红
2022-4-7 23:06
+1
太湖晚霞
2022-4-2 14:56
+1
篤志愼行
2022-4-1 12:47
+1
夏爽天
2022-3-30 17:58
+1
黄叶飞飞
2022-3-30 15:33
+1
萧瑟楸枫
2022-3-30 14:19
+1
金祥文
2022-3-30 13:27
+1
诗草
2022-3-30 12:42
+1
顾离
2022-3-30 12:23
+1
刘彦文
2022-3-30 12:09
+1
磐石
2022-3-30 11:59
+1
寸草心
2022-3-30 10:27
+1
一簑烟雨
2022-3-30 10:22
+1
清静太平人
2022-3-30 10:1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713次
采菊东篱下
摩天居士
+1
2713°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中小学英语教材吹起了中国风,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
学习天地
]
明明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得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欠款问题
[
学习天地
]
AI生成假“神医” 手指穿帮的“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
[
学习天地
]
已入会的作家发声,严厉批评中国作协出台的入会新规太扯淡,太傲慢了!
[
学习天地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
学习天地
]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
[
学习天地
]
对话当事人 | “沂蒙二姐”:AI不了解我的生活,写不了“土味诗歌”
[
学习天地
]
在云南学扎染、在广西制香囊 清明不只踏青还可以解锁非遗新玩法
[
学习天地
]
文化中国行丨AI带你看古人过清明有多讲究
[
学习天地
]
疑似代笔,福建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两位作者被取消获奖资格
[
学习天地
]
习近平:书香是一种氛围
[
学习天地
]
为什么近日西方一反常态,开始着急还文物?
[
学习天地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诗书鉴赏
新诗/现代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