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诗书鉴赏
| 胡适闻一多"淫诗"批判: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诗经》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748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诗书鉴赏
›
胡适闻一多"淫诗"批判: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诗经》 ...
胡适闻一多"淫诗"批判: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诗经》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7-3-12 23:29:37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748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诗经》中收录有大量爱情、婚姻相关的诗篇。据统计,《国风》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此类,数量大约在七十首左右。《诗经》中的爱情诗,有不少以今天标准来看,依然属于风格活泼、内容大胆的内容。古人则往往称之为“淫诗”。
比如《周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程俊英《诗经译注》中的翻译是:
打死小鹿撂荒郊,洁白茅草把它包。
有位姑娘春心动,小伙上前把话挑。
砍下小木当烛烧,拾起死鹿在荒郊。
白茅捆扎当礼物,如玉姑娘接受了?
“轻轻慢慢别着忙!
别动围裙别鲁莽!
别惹狗儿叫汪汪!”
当代学者普遍认同,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诗。两人本来素不相识,偶然在野外相遇而一见钟情。男子用打来的小鹿作为礼物追求女子,赢得了女子的爱情。正当两人在野外谈情欢爱之际,女子半推半就,男女感情之间的羞涩、担心恋情被发现的胆怯都跃然纸上。这种爱情模式不但有违于古代礼法,就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看,也未免有些大胆(有论者更明确指之为“野合”)。
“描写尺度”比上述几篇稍小,但明确追求自由恋爱、拒斥传统礼仪的诗篇在《诗经》中也数量不少。如《郑风·溱洧》描写大群青年男女在水边聚会,互赠礼物、谈情说爱的场面,这被看作是“后世冶游艳诗之祖”。《郑风·子衿》则描写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准备私奔时候的思念与幽怨,被当作是“淫奔之诗”。
尽管从描写方法来看,上述诗篇中并未出现今天所谓“露骨”之词,但涉及的话题较为大胆开放,在比较保守的古代,自然难免引发一些争议。即使在当代,也经常有读《诗经》而浮想联翩的读者。甚至不仅是一般读者,即某些态度严肃的学术研究人员也是如此。如民国时期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革命者闻一多就有《诗经的性欲观》一文,认为《诗经》中多有原始人性欲的表现。比如,闻一多认为《郑风·野有蔓草》是用写实的方式描写男女“野合”,“邂逅相遇”应该理解为“交媾”。他更指出《邶风·终风》的“谑浪笑傲”是一种性虐待式的关系。在闻一多眼中,虹、电、风、雨等等自然现象都是古人性欲的象征。从文章形式上看,这篇研究显然受到弗洛伊德的直接影响。闻一多的研究结合了西方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而又加以传统的文字、训诂、考据,看上去综贯中西学术之长,对《诗经》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一路颇西化的研究方法在民国甚为风行,如胡适就在闻一多之前指出《召南·小星》中之“嘒彼小星”是在描写妓女生活。
此类观点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可以说“惊世骇俗”。而由于论者都是民国学术界鼎鼎有名的“大腕”,文章披有学术的外衣,研究方法又确有若干可圈可点之处,因此一般读者往往难辨是非。但上述研究均犯了牵强附会、滥用推理的弊病,抓住一点蛛丝马迹而不断放大,因此看似头头是道,实际上自相矛盾处极多,显然不能引为学术结论。将凡是涉及“爱情”的内容都理解为“性欲”,不免令人想起鲁迅“道学家看见淫”的批评。事实上早在1933年,已有姜公畏撰《所谓诗经的性欲观》专文批评,可惜这些批评似乎并未真正在学术史上发生影响,而新派研究方法代表的“政治正确”也就终于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了。
古人批评《诗经》中此类篇章为“淫诗”,其定义与当代不同,而是特指这种爱情方式不合乎封建礼法,因此应该加以节制与禁止。以现代眼光看,如果将《诗经》看作纯粹的文学作品,“淫诗”当然不妨碍其艺术价值。但要考虑到的是,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诗经》以“经”而非“诗”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社会知识阶层普遍认为其内容应该合乎传统礼乐规范——孔子认为《诗经》有巩固礼教的功能。他评价《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此外,孔子还指出《诗经》有“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授之以政”(《论语·子路》)等价值。总之,是特别关注《诗经》的实用价值尤其是政治功能。在这样的经典话语之下,“淫诗”则当然是不能被允许的。因此,古人尝试了多种解释路径。
一种是将“淫诗”反过来理解,看作是对“淫诗”的批判。如前文提及的《野有死麕》,《毛诗序》就理解为“恶无礼也”,意思是最后一段所写女子的话是严词拒绝男子的无礼行为,并认为这种反抗源于周礼的影响。《子衿》,《毛诗序》更认为这是“刺学校废也”,是一首政治诗歌。这种解读方法旨在将每首诗都加以政治化的解释,从而为儒家“诗教”提供资源。尽管《毛诗》时代较早,又学有渊源,提出了不少值得信赖的解释。但由于过度追求“政治正确”,因此在解读这类“淫诗”的时候,就多有迂腐曲折之处。宋代以来,欧阳修、苏辙、朱熹等学者对这种解释方法提出了许多批评,认为这些诗就属于“淫诗”,应该正视这一情况,不应曲为辩护。目前来看《毛诗》的说法只能作部分的参考,其中不可信之处很多。
第二种方法是认为这些“淫诗”是偶然掺入儒家圣典的文本,应该加以批判、删除。上古文献流传的偶然性很大,后人的误抄误写会导致文本的错乱,因此这种掺入的观点也存在一定可能性。而且由于据说孔子有“放郑声”,驱逐淫邪音乐的行动,因此仿效孔子,再次删除这些“淫诗”好像看上去也合乎孔子的本义。朱熹的三传弟子、南宋儒学家王柏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王柏在朱熹“淫诗”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三十二篇是后人妄加的“淫诗”,应该加以删除。作为“疑经”的代表,由于王柏直接抨击流传的《诗经》文本,客观来说颠覆了《诗经》作为儒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许多经学家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之举。但王柏的立场与批评者并无本质区别,他认为应该删除违背圣人旨趣的文字,才能真正维持儒家经学的稳定性,依然是立足于经学立场的,以现代眼光来看未免太过于僵化——《诗经》不是、也不应该是“宇宙真理”。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考虑《诗经》的本来面目,将其理解为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方能正确认识其价值。上述虽被古人批评为所谓“淫诗”,但其实多是合乎现代人思想的爱情诗、抒情诗,文学成就和文学影响都颇值得后人关注——如钱锺书就深刻地意识到《子衿》“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应该指出,在文学史的长河中,《诗经》“淫诗”起到的基本均属正面影响。如“有女怀春”指代女性对爱情的热烈向往,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心理体验。而作为人类的本能追求,吟咏爱情也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表现,不应遭受道学家的横加指责。清代文学家袁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真正值得流传的诗应该“都是性灵”。袁枚更在与沈德潜的书信中鲜明地指出,即使是《诗经》之首——被孔子明确称赞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历代注家认为彰显“后妃进贤”的《关雎》,客观来看也不过是“艳诗”即爱情诗而已。——如果真的需要贤才,只要寻觅良臣股肱就足够了,又何必“辗转反侧”地单相思一位女子呢?相思女子,也是古圣人真情的流露,因此是值得称道取法的。
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袁枚不得不借助经学的力量为自己涂上一层“政治正确”的保护色,指出“夫妇”与《周易》的“阴阳”实际上一脉相承,因此艳诗也足以辅助儒门教化。但他明确意识到爱情诗(他称为“艳诗”)是人类真性情的体现,“言我之情”才是文学真谛,这一见解则是非常现代的。
袁枚指出,一些内容香艳的诗作或许“不登大雅之堂”,但作为一种风格,应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不应被个人偏见遮蔽。——如南朝梁简文帝时期盛行的宫体诗,追求辞藻华丽,声调和谐,对律诗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葡萄带”“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一类诗被闻一多严厉地批评为“鬼胎”“变态”,但其艺术优长及影响仍应得到后人的肯定。——即使是在艳诗属于“政治不正确”的古代,袁枚仍大胆指出“以千金之珠,易鱼之一目,而鱼不乐”,这种庄子式的态度不仅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此讨论过程之中,袁枚的“性灵说”代沈德潜“格调说”而起,这也正是古代文学创作与意识形态逐渐疏离的体现之一。
转自一点号【牛人班】
上一篇: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塞缪尔·厄尔曼
下一篇:
诗歌鉴赏之语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风清扬
2017-5-17 18:41
+1
+1
751°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中小学英语教材吹起了中国风,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
学习天地
]
明明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得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欠款问题
[
学习天地
]
AI生成假“神医” 手指穿帮的“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
[
学习天地
]
已入会的作家发声,严厉批评中国作协出台的入会新规太扯淡,太傲慢了!
[
学习天地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
学习天地
]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
[
学习天地
]
对话当事人 | “沂蒙二姐”:AI不了解我的生活,写不了“土味诗歌”
[
学习天地
]
在云南学扎染、在广西制香囊 清明不只踏青还可以解锁非遗新玩法
[
学习天地
]
文化中国行丨AI带你看古人过清明有多讲究
[
学习天地
]
疑似代笔,福建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两位作者被取消获奖资格
[
学习天地
]
习近平:书香是一种氛围
[
学习天地
]
为什么近日西方一反常态,开始着急还文物?
[
学习天地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折花阁主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折花阁主
VIP-古/现免审(高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5-17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受益!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