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8-5 06:43:3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帽子。古语中的“冠”、“冕”、“弁”、“帻”等指的就是帽子。

冠是贵族男子的头衣。《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20岁就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不过那时的冠和现在的帽子是不同的,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不像帽子盖住全部。

冠产生之后,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每一个朝代的冠式、冠制与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汉代它的形式大体已与帽式相类。冠还得与头帕配合,卑贱者只能戴头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顶头帕。这种冠制一直影响到明代。

“冕”比“冠”出现要早,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垂面,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这种“冕”是帝王专用的,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

弁是古代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帽子,有皮弁(武冠)、爵弁(文冠)两类。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来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五彩的玉石。爵弁是红中带黑的弁,也作“雀弁”,比冕次一级,顶上有檐,但前后相平。

帻,即包头发的巾,古代庶民百姓所着头衣的通称。按古代规定,庶人不得戴冠,只能覆以帻。庶人佩戴的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后来发展到贵族也带帻,不过在帻上还要加冠。帻与东汉的幅巾类似,幅巾后来又称陌头,隋唐时叫幞头,它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中唐以后,幞头逐渐由巾帕变成了乌纱帽。

我国各民族的帽子、头巾,更是五彩缤纷。在古代,辽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折边帽,还有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毡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

来源:文化杂谈




上一篇:帽子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下一篇:我国古代的“冠文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兰兮风扬 2021-8-7 16:19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310次
+1
131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