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鉴赏学习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四 )
楼主:
诗旅天下(聂)
|
查看: 4008
|
回复: 4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鉴赏学习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四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四 )
[复制链接]
诗旅天下(聂)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诗旅天下(聂)
古/现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诗旅天下(聂)
发表于 2024-11-12 23:14:21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4008
|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十节 近体诗的对仗
关于对仗,简言之:只须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副词和副词相对,就行了。其实,在诗句里,只有名动两种词为主要的成分,尤其是名词必须和名词相对;形容词有时可以认为与动词同类(尤其是不及物动词),相为对仗。
近体诗的对仗,见于律诗和排律里;至于绝句,大多数是不用对仗的。
律诗的对仗。
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就一般情形而言,律诗的对仗是用于颔联和颈联;换句话说,就是第三句和第四句对仗,第五句和第六句对仗。
律诗的对仗,可以少到只用于一联,多到四联都用。如果只用于一联,就是用于颈联;这时颔联不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在盛唐的五律中颇为常见。七律颔联不用对仗的较少,因为五古可以仿古,七言无古可仿的缘故。不过,杜甫有时还喜欢在颔联用一种似对非对的句子。如果我们把单联对仗叫做“贫的对仗”,有一种“富的对仗”是最常见的,差不多和普通的对仗一样常见,这就是前三联都用对仗。就五律而言,前三联用对仗的比中两联用对仗的少不了许多。因为它首句多不入韵,所以首联容易造成对偶。
就七律而论,首联的对仗较为少见,因为首句以入韵为常,而入韵的出句不很便于属对的缘故,至于首句不入韵的七律,则往往用对偶。
另一种富的对仗,是律诗首联不用对仗,却在尾联用对仗。但这种对仗很罕见。律诗本借散行的句子来表示结束,所以末联对仗的律诗不为诗人们所喜用。
排律也像律诗一样,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中间无论有多少联语,一律须用对仗。排律因为多系五言,首句多不入韵,因此首联也像五律一样地容易用对仗,甚至比五律更为常见,所以应该认为正例,结尾因为要结束,所以用对仗者非常罕见。
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两联,如果截取首尾两联,则完全不用对仗;如果截取后两联,则前者对仗而后者不对仗;如果截取前两联,则前者不对仗而后者对仗;如果截取中间两联,则全首用对仗。
第十一节 对仗的种类
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诗人们对动词副词代名词等,都没有详细的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如果把数目认为形容词的话)是自成种类的,其余也没有细分。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也就是名词的范畴。诗人们对名词,却分得颇为详细。在同一种类相为对仗者,叫做工对,否则可以叫做宽对。不过,名词的范畴似乎也没有明文规定,只有科举时代某一些韵书里附载着若干门类。现在大致依照传统的说法,略加分并叙述如下:
第一类。(甲)天文门。例字:天空日月风雨霜雪雷电等
(乙)时令门。例字:年岁月日时刻世节春晨朝宵昏晓暑等
第二类。(甲)地理门。例字:地土山水江河湖塞墓郊谷岸等
(乙)宫室门。房宅舍堂柱署屯馆库户塔店窗街槛门观寺殿等
第三类。(甲)器物门。舟船车角刀床屏杯盆座箭旗席等
(乙)衣饰门。衣裳裙盔衫帽裘环袍等
(丙)饮食门。酒茶浆汤菜餐等
第四类。(甲)文具门(包括文人用品)。笔砚墨剑琴策印等
(乙)文学门。诗书赋疏章经集策辞歌谣制礼典字约㫖等
第五类。(甲)草木花果门。(乙)鸟兽虫鱼门。
第六类。(甲)形体门。身心劫魂色音迹口颜肉等(乙)人事门(一部分由动词转成)例字:功名恩怨愁闲才情歌舞妆吟笑谈宴游羞妒言论志道思感荣宠爱憎语辞力势醉梦气怀意事心性灵德品行。
第七类。(甲)人伦门兄弟伴侣王尼妓等。(人品包括在内)(乙)代名对。吾我余君子他谁何孰自已相者人等。
第八类。(甲)方位对东西南北上下等。(乙)数目对。一三万两双独再群众诸等(丙)颜色对。(丁)干支对。
第九类。(甲)人名对。(乙)地名对。
第十类。(甲)同义连用字。如:行役格调梳妆友朋宾客绮罗等(乙)反义连用字。兴亡今古前后短长纵横高下东西表里等(丙)连绵字。寂寞凄凉蟋蟀鸳鸯惨淡依稀等(丁)重叠字。嫋嫋漫漫腥腥瑟瑟寂寂小小卿卿等。
第十一类。(甲)副词(其由形容词转变成不列)忽渐才乍已将欲擬即皆俱争(怎)岂空徒枉频屡每亦却休莫不来只但惟尚又复曾尝须应宜合犹虽且更可能殊甚颇稍堪竟还顿浑漫翻浪(乙)连介词。与和共同并且还於而则于因为之(丙)助词。也矣焉哉乎耶尔然止之(代名词之被诗人认为助词一类)。
第十二节 对仗的讲究和避忌
对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对,例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伦对人伦,等等;第二类是邻对,例如以天文对时令,以器物对衣服等;第三类是宽对,就是以名词对名词,以动词对动词(甚至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受平仄拘束已不小,如在对仗上也处处求工,那么思想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再者求对太工,就往往弄到同义相对,如室对房,别对离,同对共等,两句话差不多只有一句的意思了,意简言繁,是诗人所忌,所以工对最好是妙手偶得之,其次是在不妨碍意境的情况下尽可能求工。
有些同门类的词,如“歌舞”,“声色”,“心迹”,“老病”等,如用为对仗,就被认为最工。
有些词,虽不同门,甚至不同类,但因常被用为对称,如用为对仗也被认为最工。如“诗酒”,“金玉”,“人地”,人物“,兵马”等。
“无”和“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但因它他都是否定词,所以常被用于对仗。这样,无字下面自然是名词,不字下面自然是动词或形容词,在词性上虽不相对,也可认为相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借对。借音。
对仗本来很难字字工整但只要每联有一大半的字是工对,其他的字虽差些,也已令人觉得很工,尤其是颜色,数目和方位,如果对得工了,其余各字也就跟着显得工。
邻对虽比工对略逊一筹,也还算是近于工整的。一般的邻对,大约可以分为二十类:1,天文与时令;2,天文与地理;3,地理与宫室;4,宫室与器物;5,器物与衣饰;6,器物与文具;7,衣饰与饮食;8,文具与文学;9,草木花卉与鸟兽虫鱼;10,形体与人事;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13,方位与数目;14,数目与颜色;15,人名与地名;16,同义与反义;17,同义与连绵;18,反义与连绵;19,副词与连介词;20,连介词与助词。
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
有些对仗,看来颇像宽对,其实是工对或邻对,因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为颇工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为颇工的对偶,这样,既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如: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亁坤!草与木对,雨与露对,荣与枯对,亁与坤对。
在诗句里,当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时,诗人宁愿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
上半句或前四字用对仗,下半句或未字不用对仗的情形较为常见,这显然是受了韵字的影响。因为要押韵,有时不能不牺牲对仗。前面说过,颔联偶然可以不用对仗,那么,对仗差些更是不那么要紧了。至于首联,本以不要求对仗为正例,更可以不十分讲究。如果首句入韵,首联共有两个韵脚,更不容易属对,当其用对仗时,半对半不对的情形更为常见。
对仗自然以相当的字相对为正例,但诗人偶然也用一种错综对,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萤”对“鸦”,以“火”对“暮”。又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这种对仗,往往是因为迁就平仄。若为“于今腐草无火萤,终古垂杨有暮鸦”,非但“火萤“不成话,平仄亦不调。又如说”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一段巫山云“,在意思上是很工的对仗,在文理上也同样通顺,但是平仄仍嫌不调,所以仍非倒过来不可。
普通的对仗,都是并行的两件事物,它们的地位可以互换,但有一种对仗,却是一意相承,不能颠倒,这叫做流水对。
平常说的对仗,都是出句和对句相对的。还有两种对仗与此不同。第一种是上一联的出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相对,对句也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隔句对。有人也称其为扇面对。此类对罕见,仅举一例: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缥缈“对”殷勤“,”巫山“对”湘水“,”七八“对”十三“。第二种是句中自对,而另一句不再相对。这种句中自对,和同义反义的连用字稍有不同,它至少用两个字和另两个字相对。如系五言,往往是上两字和下三字相对,如系七言往往是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在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却是颇工整的对仗。这种句中自对的办法只能用于首联的出句或对句,但它却是诗人最爱用的形式。有时和错综对配合用更显别有风趣。如: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细草“与”绿汀洲“为对。虏近人行少,怜君独出城。”虏近“与”人行少“为对。怜君孤垅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孤垅“与“双峰”为对。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青山簇簇”与“水茫茫”相对。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山吐晴岚”与“水放光”为对。“辛夷花白”与“柳梢黄”为对。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能文”与“好饮”为对,“身似浮云”与“鬓似霜”为对。注意,句中自对不避同字。
在对仗上有一种避忌,叫做合掌。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事异义同,就是说典故虽然不同,但是意义相同。诗句的对仗应该避免这类的情形。
上一联的对仗方式和下一联的对仗方式完全相同,这也是诗人应当避免的。同字相对,通常也应当设法避免。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品读《芦苇》 很想跻身其中合个影
下一篇:
秋日里美艳绽放的美人蕉,20首美人蕉诗词,美醉了时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联海
2024-11-14 17:46
+1
太湖石
2024-11-13 15:32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13 10:03
+1
潇潇湘雨
2024-11-13 06:33
+1
宽龍
2024-11-13 06:08
+1
杨文武
2024-11-13 05:53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12 23:35
+1
+1
4012°C
4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水调歌头·龙马小镇新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农家新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 登恩施连珠塔(新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恩施老城怀旧
[
古典诗词
]
莺啼序·恩施胜境(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恩施餐馆即兴(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 杉木坝山行(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故园聚(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浣溪沙两首·十五夜清江漫步》
[
古典诗词
]
五律 空山望月(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齐天乐·山顶尚共享农庄(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五律·山顶尚农庄即景》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何文富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何文富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银牌会员, 积分 258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01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2 23:2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杰作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3 06:3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闲云孤鹤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闲云孤鹤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7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3 07:5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你致敬!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诗旅天下(聂)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诗旅天下(聂)
古/现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3 10:0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孤鹤 发表于 2024-11-13 07:58
向你致敬!
谢谢诗友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