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8-16 13:17:19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各诗友的见解!赞!
发表于 2016-8-22 21:13:46 |显示全部楼层
简苇芝竹 发表于 2016-8-4 05:44
学习,赞

向您致敬,谢谢
发表于 2016-8-22 21: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 发表于 2016-8-4 09:22
真是一针见血啊,现代诗是目前最容易理解的,这才符合光大民众,通俗易懂,古体诗大部分人不懂其真意,因为 ...

谢您肯定,祝顺!
发表于 2016-8-22 21: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猫70 发表于 2016-8-4 11:38
学习了

向您学习!
发表于 2016-8-22 21:15:57 |显示全部楼层
邛海幽蓝 发表于 2016-8-16 12:59
同意@半枝莲老师的精辟分析

惭愧,但请诗友相称,祝好
发表于 2016-8-22 21:16:24 |显示全部楼层
傅艾萍 发表于 2016-8-16 13:17
学习了各诗友的见解!赞!

问候版主
发表于 2016-8-23 03:54:54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这个题目很大,照应了韩寒说的,现代诗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一方面显露了他历史沉淀的浅薄,另一方面也凸显当下诗歌困境。很赞赏版主的求索精神,从先秦文化到现在诗歌的演绎勾勒了一个粗脉络。只是版主只注意到了诗歌形式与技巧的传承与发展,我在这里给您补充一些,无论古风、骚体、诗词歌赋及现代新诗,还是帮倒忙的骈体、八股及文字狱,每一次的更新都是对过往的前进与发展,绝不是简单的照搬与复制,风扬着批判的诗歌精神,源远流长延续至今,这才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歌的出路,套用李白的话“蓬莱文丈建安骨,”
发表于 2016-8-23 04:33:48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小谢又清发”。
   同理,当下诗歌步入不死不活的尴尬,不在于中国没有好诗人,而在于诗坛塔顶的引导者。最初朦胧派五君子的诗都很好,一扫之前的口号诗,融汇了世界现代主义流派象征与意象结合写法,开创一个新时代。只是走着走着就走火入魔了,弄得大众谁也看不懂而被大众深恶痛绝,于是人们毫不客气地成就了汪国真。但,汪国真的诗从内涵上讲毕竟是已有过去的复制,并没有对新时代的突破,于是人们又彷徨了。诗坛的引导者也在试图突围,于是古体诗嵌入时代元素获鲁班奖出笼了。正如版主说的,这种不伦不类的旧体诗就如张勋复辟的大辫子,让人别扭,更无法接受。于是,口语化的梨花体赤裸裸跑出来恶心人糟蹋诗来了,引起举国震惊愤怒,他们可是国家一级作家啊!
   说到这里,版主应该明晰诗在何方了吧?诗的出路不在形式,不在修辞,也不在人的背景,而在于诗歌精神。
发表于 2016-8-23 12: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鲁迅奖。蓬莱文章建安骨。
发表于 2016-8-23 12:43:56 |显示全部楼层
跨鲸而来 发表于 2016-8-23 04:33
中间小谢又清发”。
   同理,当下诗歌步入不死不活的尴尬,不在于中国没有好诗人,而在于诗坛塔顶的引导者 ...

实在是高明的见解,正中时蔽,拜读承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