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5644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2 22:01: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苟国雄 发表于 2018-11-12 19:58
我只是长相粗造而已,内心还是纯洁的

内心纯洁?能写出(避孕套)小玩笑,不代生气哦

主题

好友

1008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2 23:36: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2 20:59
西南虎诗友,这位诗友的某些观点我也赞同,但他有点孤陋寡闻了,记得曾在《现代快报》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当时就被标题吸引了:“历史上六个家喻户晓的诗人,个个都是卑劣小人”,文章称,有大名鼎鼎的崔颢、代表作《黄鹤楼》、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得非常的美,文学功底十分深厚,但为人与作品上呈现的闻文尔雅,风度翩翩完全沾不上边,据说他时常一身酒气,偏爱赌博,性情急躁,喜新厌旧,始乱终弃。还有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他的名句,文采了得,人品却很不堪,爱趋炎附势,特别自私自利,再就是宋之问,他的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至今还不知为多少读者痴迷,据文章说这个人更不得了,为升官不择手段,为一己私利,杀掉自己的亲外甥,非常残忍,还有写出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天悯人《悯农》诗的李绅,谁会想到这首诗的作者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官呢,发家之后,生活十分奢侈靡烂,对之前帮助他的人无情无义,腐败不堪。由于篇幅太长,不再一一列举,具体还有哪些事例,也不太记得了。

写宋之问杀外甥夺诗的《大唐新语》,写李绅贪腐奢侈的《云溪友议》,都是笔记小说,而非史书。宋、李都作过大官,都是最后失败者,政敌无数,胜者执笔,应当在史书上添上劣迹,可偏偏史书没有,小说野史来一笔。正经的史书《新唐书》记载:“崔颢者,亦擢进士第,有文无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好赌,而没有偷盗抢劫贪污;嗜酒,而没有乱性和斗殴;贪色,而没有夺人妻女或通奸,娶老婆只选漂亮的就坏?说不久就抛弃对方,没有写具体原因,字面意思是玩腻了,问题来了,如果有这个德行,为什么不去嫖?结婚和抛弃对方是有成本的!包括自己的名声!也许对方没有怀孕也许对方性冷淡等等,过去不像现在先体验后结婚,反正具体原因不明,在一夫多妻制的封建朝代,这算个啥。事实上,史官这几笔,可以写在很多男人身上,单单写在崔颢身上,有点怪怪的,不是吗?关于元稹,有兴趣的诗友自己去百度看看,看哪个可信。请诗友们有自己的主见,更不要轻信笔记小说的“或云”,人都喜欢听负面的八卦,从古到今都一样,在这个复制粘贴泛滥的自媒体时代,如果人云亦云,谎言更容易传一千遍,一夜之间成为真理。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965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2 23:4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3 08:50: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一缕微风 +1

主题

好友

1008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3 08:52: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3 00:49
我知道你可能这会去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早就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的话,你就不会说出“真正的坏蛋怎么好意思抒情?历史上,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荒唐的话了,其他不说,就说说你举例的《大唐新语》,百度里的确说它是一本笔记小说,但没见有关于宋之问杀人的记载,而《旧传》、《新传》、《资治通鉴》这些权威性的史书,有对宋之问卑劣的人品有记载,你怎么能说“历史上有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轻率的结论呢?我也是当时在一家有权威的媒体看到的,后又百度了一下,确有其事,不管是正史,野史或笔记也好,总有对有才但人品卑劣的诗人记载,不可能都是所谓的政敌故意编造,恶意中伤,这些诗人中有的并没有从政,而苏东坡、柳宗元、王昌龄等等据史书记载都有政敌,而不管是八卦也好,正史也罢,为什么没有关于他们人品卑劣的记载呢?而单单就说这几个人?既然宋之问在《资治通鉴》里有人品卑劣的记载,已证实了不是你所说的“历史上,有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轻率的结论,你说话太随便,太轻率,欠思考,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要妄自下结论。

说有记载就最好把那段文言文摘录附上,否则难免妄言惑众。试想一个杀人放火的坏蛋,写出热爱生命写出“大我”的好诗,这需要多变态。这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绝对,坏蛋未坏之前或放下屠刀成了佛,流着忏悔的鼻涕写几句好诗也有可能,本人孤陋寡闻还没留意到,但这种家伙没有留在我记忆空间也是好事。
发表于 2018-11-13 09:05: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睛 发表于 2018-11-13 08:50
            在群山之中   
——写给诗歌中国的诗友们
                    作者/眼睛


在群山之中,
我们轻得象一片浮叶,
无论你的头脑有多么犀利,
暴风一样的思维,
就算尖锐得深入地层,
那只是泥土的份量,
与岩石还没有什么关系,
更不用说地心的火,
埋藏了亿万年前的历史。

我们轻得象一片浮叶,
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也不必鹤立鸡群,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大家各有各的奇迹,
各有各的使命,
各自在不同的经纬度上,
承担属于心灵的责任。

无论你的头脑多么犀利,
哪怕傲视群雄,
那也只是瞬间的光亮,
在风与风之间传递,
森林才是大地的主宰,
他们是绿色的人类,
遍布这个星球,
除了它们,我们什么也不是,
以至于我们所获得的一切。

所以,在群山之中,
我们快乐地活着思想着,
大家今生有缘,聚在一起,
不分高低不要鄙视,
都是兄弟姐妹、朋友和老师,
我们在向先贤学习,承接宇内,
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大地,
看,云朵和鸟在天上——飞——

                      2018年9月8日

勿在跟帖中反复发自己的诗作,记得你在覆水难收帖子下也发过一次,提醒注意,请投稿。

主题

好友

915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3 10:34:50 |显示全部楼层
真希望大家能写出好诗,都是英雄好汉,吵完架,谁觉理亏就罚酒一杯,不影响一起切磋武艺,让诗界的统治阶级,想到诗歌中国这个水泊梁山就酒醒十分。

主题

好友

915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3 10:35:24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在线男苟国雄 实名认证
现代免审
280

主题       
70

好友       
9129

积分
发消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1楼
发表于 前天 19: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文学也是一种修养,当成一种爱好,不图名不图利,功于自然,或有意想不到之收获。

淡泊于名利,笔耕于深卷,不为浮华所动,不因躁动而乱,精雕细琢,少于凡事,自然天成。

诗之于乱,不因百花争鸣为祸首。皆因急功近利,自鸣得意。

主题

好友

1008

积分
发表于 2018-11-13 10:4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3 09:52
看来你没看过《资治通鉴》这本书了,百度里也有记载,因文章太长,不便在这里粘贴复制,你可在百度里去搜《歹毒舅舅宋之问抢诗不成杀外甥》里说《资治通鉴卷209》,有对宋之问人品差的描述,《根据宋之问杀外甥材料,写一篇作文》里也有关于宋人品差的描述。也有人曾质疑宋之问为抢诗会杀自己的外甥吗?但多个版本对宋之问人品卑劣的记载是有的。世界有才无德的文人、大师、巨匠不乏其人,你去看看《中外历史上,名声极大却有才无德之人》,像卢梭、毕加索、郭沫若等等都赫然在列。

既然你都知道是《资治通鉴卷209》无妨贴出来,文言文都很简炼。因为该页并没有写宋夺诗之事!只要在政治漩涡成长的诗人,我们都得谨慎看待对他的评价,因为胜者执笔,后来者沿袭。其他不便多争了,有一个人,你需要深入了解才能评价,那就是郭沫若。你知道他当时的职位吗?你知道他倒了会有多少人失去保护伞而遭殃吗?当你了解到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在外面低三下四甚至背上失去名节之辱,心里会是什么感受。政治斗争都需要表现立场,难免伤人,谁知道郭沫若置过谁人于死地?我不知道。好了,施主还是把时间留在工作上,贫僧也不再多言了。祝好
发表于 2018-11-13 12:37: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魑魅森罗,魍魉万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