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4
苟国雄 发表于 2018-11-12 19:58 我只是长相粗造而已,内心还是纯洁的
举报
1008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2 20:59 西南虎诗友,这位诗友的某些观点我也赞同,但他有点孤陋寡闻了,记得曾在《现代快报》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当时就被标题吸引了:“历史上六个家喻户晓的诗人,个个都是卑劣小人”,文章称,有大名鼎鼎的崔颢、代表作《黄鹤楼》、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得非常的美,文学功底十分深厚,但为人与作品上呈现的闻文尔雅,风度翩翩完全沾不上边,据说他时常一身酒气,偏爱赌博,性情急躁,喜新厌旧,始乱终弃。还有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他的名句,文采了得,人品却很不堪,爱趋炎附势,特别自私自利,再就是宋之问,他的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至今还不知为多少读者痴迷,据文章说这个人更不得了,为升官不择手段,为一己私利,杀掉自己的亲外甥,非常残忍,还有写出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天悯人《悯农》诗的李绅,谁会想到这首诗的作者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官呢,发家之后,生活十分奢侈靡烂,对之前帮助他的人无情无义,腐败不堪。由于篇幅太长,不再一一列举,具体还有哪些事例,也不太记得了。
965
1万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3 00:49 我知道你可能这会去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早就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的话,你就不会说出“真正的坏蛋怎么好意思抒情?历史上,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荒唐的话了,其他不说,就说说你举例的《大唐新语》,百度里的确说它是一本笔记小说,但没见有关于宋之问杀人的记载,而《旧传》、《新传》、《资治通鉴》这些权威性的史书,有对宋之问卑劣的人品有记载,你怎么能说“历史上有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轻率的结论呢?我也是当时在一家有权威的媒体看到的,后又百度了一下,确有其事,不管是正史,野史或笔记也好,总有对有才但人品卑劣的诗人记载,不可能都是所谓的政敌故意编造,恶意中伤,这些诗人中有的并没有从政,而苏东坡、柳宗元、王昌龄等等据史书记载都有政敌,而不管是八卦也好,正史也罢,为什么没有关于他们人品卑劣的记载呢?而单单就说这几个人?既然宋之问在《资治通鉴》里有人品卑劣的记载,已证实了不是你所说的“历史上,有哪个坏蛋的诗被流传,这样轻率的结论,你说话太随便,太轻率,欠思考,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要妄自下结论。
眼睛 发表于 2018-11-13 08:50 在群山之中 ——写给诗歌中国的诗友们 作者/眼睛 在群山之中, 我们轻得象一片浮叶, 无论你的头脑有多么犀利, 暴风一样的思维, 就算尖锐得深入地层, 那只是泥土的份量, 与岩石还没有什么关系, 更不用说地心的火, 埋藏了亿万年前的历史。 我们轻得象一片浮叶, 没有什么值得骄傲, 也不必鹤立鸡群, 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大家各有各的奇迹, 各有各的使命, 各自在不同的经纬度上, 承担属于心灵的责任。 无论你的头脑多么犀利, 哪怕傲视群雄, 那也只是瞬间的光亮, 在风与风之间传递, 森林才是大地的主宰, 他们是绿色的人类, 遍布这个星球, 除了它们,我们什么也不是, 以至于我们所获得的一切。 所以,在群山之中, 我们快乐地活着思想着, 大家今生有缘,聚在一起, 不分高低不要鄙视, 都是兄弟姐妹、朋友和老师, 我们在向先贤学习,承接宇内, 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大地, 看,云朵和鸟在天上——飞—— 2018年9月8日
915
夜凉微风 发表于 2018-11-13 09:52 看来你没看过《资治通鉴》这本书了,百度里也有记载,因文章太长,不便在这里粘贴复制,你可在百度里去搜《歹毒舅舅宋之问抢诗不成杀外甥》里说《资治通鉴卷209》,有对宋之问人品差的描述,《根据宋之问杀外甥材料,写一篇作文》里也有关于宋人品差的描述。也有人曾质疑宋之问为抢诗会杀自己的外甥吗?但多个版本对宋之问人品卑劣的记载是有的。世界有才无德的文人、大师、巨匠不乏其人,你去看看《中外历史上,名声极大却有才无德之人》,像卢梭、毕加索、郭沫若等等都赫然在列。
4313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