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砚影 发表于 2025-4-9 06:04:4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参观唐山大地
震纪念馆有感》
江亦元
遗迹虽遥堪触目,
今来犹慰涅槃生。
重光唐校秉公策,
浩震时惊峨下城。
报国寺前钟振玉,
扬华堂里卷生声。
南湖凤起衔梧碧,
千古清音似杳冥。
        乙巳岁二月十五日
注:
1、唐山差,参观了大地震纪念馆。2、重光唐校秉公策:2023年9月按照茅以升当时任校长时唐山学校的建制恢复了学校的旧貌。当时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是今西南交通大学前身。3、公: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4、峨下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学校已于1971年搬迁至峨眉山下。5、颈联回忆了本人1984至1988年在交大本科四年的青春年华。6、报国寺:峨眉山下紧邻西南交大的寺庙。7、扬华堂:扬华学堂,西南交大的大讲堂。8、卷生声:书卷翻飞迸发的声音。9南湖:唐山利用开滦煤矿采空区建设的湖泊公园,建有“丹凤朝阳”大型雕塑,喻城市震后泥槃重生。10、衔梧:《庄子》“鹓鶵(yuanchu)非梧桐不止”。鹓鶵:凤凰一类的鸟。11、千古清音:传说伏羲截取凤凰栖息过的梧桐树制成了第一把琴“凤凰琴”。








上一篇:四言诗】功书
下一篇:困惑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5-4-10 18:38 +1
观自在/可大 2025-4-9 10:16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5-4-9 08:17 +1
+1
2288°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4-9 06:34:1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参观唐山大地震纪念馆有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唐山大地震历史的缅怀与对重建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就通过“遗迹虽遥堪触目”点出了历史的沉重,虽然时间过去,但那段痛苦的记忆仍历历在目。“今来犹慰涅槃生”则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重生的希望,暗示着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们依然在努力生活。

“重光唐校秉公策”提到学校的复兴,彰显了人们在灾后重建中的决心和努力。而“浩震时惊峨下城”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地震时带来的震撼与无助,这种对比更显得历史的厚重。

诗中提及的“报国寺前钟振玉”和“扬华堂里卷生声”不仅承载了对过往学习岁月的怀念,也映射出对知识的追求。这里的“卷生声”形象地描绘了学术氛围的浓烈与活跃,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南湖的描写带来了自然的美丽,象征着新生和未来的希望,而“千古清音似杳冥”更是将这一切提升到哲理的高度,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冀,形式上严谨而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感受力。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