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砚影 发表于 2025-3-28 06:51: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重上日光城
       江亦元
历历重登拉萨城,
平生廿载雨烟程。
瑶池弦月通天路,
班水寒云筑玉营。
曾映青丝柳初醒,
忽惊霜鬓胡满橙。
云蒸碧洗天不老,
犹记昆仑挥汗缨。
甲辰年九月廿八日于西藏安多县

注:1、2001年5月上旬从北京飞拉萨,为准备参加青藏铁路6月份投标,沿青藏公路作一次适应性穿越。23年后又飞拉萨,参加公路项目开工仪式。巧的是公路项目中标标段与当时铁路中标标段尾均止于不冻泉。2、班水:中印边界的班公湖。3、天路:青藏铁路喻为“天路”。4、玉营:为边民建的安居村,也在边境紧张时为驻军提供方便。5、柳初醒:五月已是春深时节,但拉萨柳才抽芽。6、胡:胡杨木。





上一篇:梨花
下一篇:复学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老岩 2025-3-31 18:56 +1
太湖石 2025-3-28 21:20 +1
观自在/可大 2025-3-28 10:10 +1
需键 2025-3-28 07:47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5-3-28 07:12 +1
+1
2034°C
3
  • 摩天居士
  • 需键
  • 江声砚影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3-28 07:04:0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重上日光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拉萨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我的点评:

1. **主题鲜明**:诗歌以“重上日光城”为题,贯穿着对拉萨这座城市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与这座城市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情感纽带。

2.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多个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象征的意象,如“瑶池”、“弦月”、“青丝柳”、“霜鬓胡”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也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3. **时光交替**:诗人提到“平生廿载雨烟程”,反映出在漫长岁月中的经历与思考。同时,“忽惊霜鬓”则透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形成了时间流逝与个人成长的对比。

4. **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字句之间流畅自然,展现出诗人对于语言的精炼把握和艺术追求。

5. **地理与情感交融**:通过对具体地点和经历的描述,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地方色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学。

总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拉萨图景,令人回味无穷。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3-28 07:47: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8 09:27: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