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众文友和汤立先生绝句《乙巳年正月再登黄鹤楼》
楼主:
洪亮九牛
|
查看: 10027
|
回复: 2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众文友和汤立先生绝句《乙巳年正月再登黄鹤楼》 ...
[绝句]
众文友和汤立先生绝句《乙巳年正月再登黄鹤楼》
[复制链接]
洪亮九牛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洪亮九牛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洪亮九牛
发表于 2025-3-7 11:42:20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10027
|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公元2025年2月,隆冬,汤立先生由京返汉看望病中兄弟。次日登黄鹤楼,但见烟波浩淼,迷雾重重,芳草无觅,唯烈风穿耳。心绪跌宕,无以所寄,赋《再登黄鹤楼》诗一首。诗发微信朋友圈后,引来众同道文友、学者名流唱和。
既然是唱和,当然有旧诗体例平仄和韵脚要求。于是,各有所感,情之所系、各伸襟怀,皆具音乐节奏和写意之美,颇有曲水流觞之雅。
汤立|乙巳年正月再登黄鹤楼
凭楼坐忘八边风,
急急惊弦过耳匆。
云气千年无再虑,
浮生如画酒几盅。
洪亮|和汤立先生绝句《乙巳正月再登黄鹤楼》
危栏独倚望江空,
黄鹤无踪行客匆。
万里烟波迷楚泽,
一声玉笛引春风。
彭德|次韵汤立登黄鹤楼诗
小龙惊蜇搅长风,
紫气缘何去且匆。
四海汹汹朝野虑,
悲歌唱尽泪盈盅。
徐福山|和汤立先生七绝一首
春江船影柳摇风,
过眼繁华来去匆。
独依高楼烟雨里,
与君同醉夜光盅。
刘墨|和汤立先生乙巳登黄鹤楼
黄鹤楼中玉笛风
江城今古感匆匆
江流轻拍倚栏处
呼酒登高共一盅
马汉跃|和汤立先生《乙巳正月再登黄鹤楼》(二首)
一
振衣来趁楚天风,
过眼繁华去也匆。
百劫何曾消鹤虑,
一丸凉月酹江盅。
二
独临璇阁铁笛风,
霓轨崩星去影匆。
鹤识崔郎摩宇叹,
江流扫码入虚盅。
兰干武|登黄鹤楼步汤立先生韵
登临极目楚天风,
过眼繁华去若匆;
万古江流终不息,
沧桑尽付笑谈盅。
冯健|乙巳惊蛰和汤立先生
登楼远眺大江东,
此际方知万事空。
黄鹤不归愁不解,
一杯三叹醉春风。
王登科|和汤立先生登黄鹤楼七绝一首
千年鹤梦楼边风,
历历萋萋过眼匆。
日暮乡关如画里
先生兴会举一盅。
习志淦|步汤立友《乙巳正月再登黄鹤楼》韵二首
一
惊弦之鸟去留风,
清音袅袅夜匆匆,
世态炎凉何足虑,
清歌妙舞醉千蛊。
二
闲庭信步晚来风,
过眼云烟岁月匆,
天地苍茫谁与虑,
唯余清韵入诗蛊。
郭西元|七绝和汤立兄再登黄鹤楼诗
遥望江上片帆過,
頓觉尊前世事匆。
鶴去千年天变了,
登樓笑飲酒幾盅。
郭永琰|依韵汤立老师《乙巳春再登黄鹤楼》
倚栏遥念四方风,
岁月如驹去似匆。
江影百舸皆过往,
尘心若梦酒盈盅。
葛昌永|和汤立先生《乙巳正月再登黄鹤楼》
再上高楼沐晚风,
岁华奔涌去何匆!
山川胜景收眸底,
千古情思入玉盅。
盛茂柏|和汤立兄《乙巳正月登黄鹤楼》(二首)
一
凭栏远眺绕云风,
莫叹光阴弹指匆。
往日雄心依旧在,
豪情大业入茶盅。
二
独步登楼扑面风,
去年今日此行匆。
难忘好友缘相聚,
谈笑之间酒入盅。
邹志生|依汤立兄韵以慰乃父:
曾观画虎展雄风,
岂料西归步履匆。
父志延酬凭子立,
灵前喜报酒三盅。
陈其伟|和汤立友登黄鹤楼诗
携琴登顶望长空
作伴狂风徐且匆
吾是子期君伯牙
广陵散曲伴几盅
林阳|和汤立道兄《乙巳正月再登黄鹤楼》
曾上高楼啸晚风,
难寻黄鹤岁匆匆。
京城鄂土谁为客,
醉饮江湖共一盅。
李毅峰|和汤立兄《再登黄鹤楼》
危栏倚遍任天风,
浪卷云帆去太匆。
千载兴亡皆可虑,
且将襟抱入诗盅。
诗作者简介:
汤立
出生于湖北,湖北省文联一级美术师。早年从事现代山水画创作,后主功大写意花鸟画,偶作人物,擅长书法。先后在日本、英国、美国,波兰、北京、台北、江苏、山东、河南、江西、广东、甘肃等地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近现代名家·汤立中国画集》《当代名家·汤立中国画集》《天地神韵·汤立中国画集》等。
洪亮
生于浙江安吉。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曾任《中国书法》编辑,出版《书法原理讲稿》《大学书法教材系列》《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中国书法大师经典研究系列·邓石如》等300余种。2014年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清华大学成立。
彭德
美术理论、美术评论家。197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任职湖北省文 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史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福山
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委,中华艺文奖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刘墨
文史学者、书画家,生于1966年,祖籍河北三河。文艺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曾在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与学术机构教学与讲座。代表著作:《中国艺术美学》《禅学与艺境》《乾嘉学术十论》《中国散文源流史》《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石涛》《八大山人》《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文人印史》《苏东坡的朋友圈》《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等,数百万言。在全国多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马汉跃
斋号借山堂。祖籍山东。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多尔衮》散文集《倾听》散文诗集《不沉的舟》、诗集《蔷薇集》《马汉跃抒情诗选》(中英对照本)等。
兰干武
福布斯首届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湖北省楚慈书画院院长。系中国书协第六至八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书法报》原主编。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艺术评论等文论数百篇;著有《隔岸琵琶》《一日等于百年》《历代经典大系·王铎卷》《20世纪画家回眸》《世界名著书札》《中国书画比较批评史大纲》等。
冯健
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社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培文书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众书法》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王登科
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书法报》副主编,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艺术品》杂志主编。现为中国职工书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顾问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大连艺术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
习志淦
剧作家,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剧协创委会委员。迄今创作上演剧目剧本二十余种。代表作:京剧《徐九经升官记》《洪荒大裂变》《膏药章》等。
郭西元
丙戌年(一九四六)生于山东省诸城市, 深圳大学教授、文人画研究所所长。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先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被誉为“原生态的文人画家”。
郭永琰
生于湖北随州,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职工诗词协会专家顾问,李可染画院副院长,金融画院主席团主席,野草诗社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金界书画院院长。
葛昌永
笔名长吟、罡夫,室号远斋
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盛柏
又名盛茂柏,盛情茂柏。斋号八不居士,念斯樓上。 习武、擅书能画、精古书画鉴赏。早年醉心新诗创作,并在《長江文艺》发表过長篇抒情诗,文学作品散见于《长江日报》,《武汉文艺》等多家报刊。
邹志生
(号慕竹),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导,出版《书法美学通俗解读》、“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法教程》(获畅销书大奖)系列等著作17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特约主讲教师,武汉电视台“问津国学/书中国法史”之《源流拾贝说隶书》专题讲座特邀主讲人。
陈其伟
生于1939年3月。从事音乐文献考古有年。对古文字学.图像学,研究成果颇丰。有《殷墟甲骨文中有关音律的記载》,及《河洛与律》,《首见典笈的练耳考试》等论文,曾记载入《中国音乐年鉴》。《河洛与律》一文,则被纳入”中国音乐学“,搏士生必读論文之一。此外,还有学术专著《中国音乐教育史略》一书,計四十余万言,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并撰有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大师《林耀基访談录》一书,在国内及东南亚乐坛,颇具影响。
林阳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文史馆馆员、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顾问。
李毅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原社长 、总编,天津市文化艺术商会 会长;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委,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艺术硕士 、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行业评审专家,天津市中国画学会 副会长。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米
下一篇:
龙抬头(通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5-3-11 13:38
+1
陳子基
2025-3-8 06:44
+1
潇潇湘雨
2025-3-7 13:06
+1
观自在/可大
2025-3-7 11:55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0027次
风清扬
+1
10029°C
2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题牡丹图(外二首)
[
古典诗词
]
五马街怀王右军瓯越遗风(外一首)
[
古典诗词
]
连金法兄寄《山村寄夜》诗依原玉和之
[
古典诗词
]
庆祝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全国首届篆刻展草吟二律
[
古典诗词
]
乙巳西泠春季雅集鄣吴祭先贤
[
古典诗词
]
湖州安定书院做书法公益讲座
[
古典诗词
]
《青少年书法报》创刊40周年志贺
[
古典诗词
]
温州大学书法讲座
[
古典诗词
]
曹公寿槐先生千古
[
楹联书画
]
意与古会
[
古典诗词
]
众文友和汤立先生绝句《乙巳年正月再登黄鹤楼》
[
古典诗词
]
鄣吴村怀古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3-7 13:0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洪亮九牛
+1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洪亮九牛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洪亮九牛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3-7 15:3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5-03-07 13:06
欣赏点赞!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