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 古体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赵刚 发表于 2025-3-1 08:02: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归厚土,
阳气昭穹宇。
龙角初升东方曙,
唤醒人间新序。
陌上嫩麦抽芽,
堤边细柳披纱。
祈愿年丰时泰,
九州处处繁花 。


注: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深深扎根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知以及农耕文化紧密相连,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独具智慧,将黄道赤道附近的星象细致划分为二十八宿。其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形象,被尊称为“东方苍龙”。在漫长的冬季,苍龙七宿隐匿于北方地平线下,不见踪迹。然而,当仲春时节悄然来临,也就是惊蛰至春分之间,角宿率先从东方地平线缓缓浮现,恰似一条沉睡许久的巨龙慢慢抬起威严的头颅,这便是“龙抬头”的奇妙天象。
随着岁月的流转,这一天象逐渐与农事活动紧密交织。在以农耕为本的古代社会,人们遵循着天象的变化规律来安排生产生活。“龙抬头”寓意着春天的盛大回归,阳气蓬勃生发,雨水也日益充沛,正是开启春耕的黄金时机。所以,这个节日又被赋予了“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饱含农耕文化内涵的称谓。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武则天称帝,这一行为触怒了玉帝。玉帝盛怒之下,下令三年之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一时间,大地干涸,百姓苦不堪言。司掌天河的玉龙心怀悲悯,实在不忍心看着百姓遭受旱灾之苦,忍饥挨饿,于是毅然违抗玉帝旨意,偷偷降下一场甘霖。玉帝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巍峨大山之下,还立下石碑,刻下警示之语:“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为了拯救玉龙,四处奔走,苦苦寻觅能让金豆开花的办法。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灵机一动,发现玉米炒开花的模样恰似金豆开花。于是,家家户户纷纷行动起来,架起锅灶,爆起玉米花,并在自家院子里设案焚香,虔诚地摆上这“开花的金豆”。玉帝见此情景,无奈之下,只好赦免玉龙。从此,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便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祈福的象征。




上一篇:七绝·叹花
下一篇:二月二,春启新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韦素练 2025-3-2 10:18 +1
太湖石 2025-3-1 20:16 +1
+1
185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