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平凡小童 发表于 2025-02-23 12:50 欣赏点赞!
举报
13119579064 发表于 2025-02-23 12:10 欣赏点赞 诗作主要是赞扬曹操的文韬武略,但也否定为争权而不择手段的霸气。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乡野春韵 发表于 2025-02-23 11:23 诗友近期发表了多篇关于历史人物的佳作我都尽篇品赏,受益良多!《赏曹操》我已看了数遍,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理解与认识。 开篇与主题:《赏曹操》一诗开篇即以“雄霸孟德豪气旷”点明主题,凸显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与豪迈气概。孟德是曹操的字,用字称呼更显尊重与敬仰。此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现出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独特魅力。 文韬武略;“文韬武略世无双”一句,高度概括了曹操的文武才能。曹操不仅武艺高强,善于用兵,而且文采飞扬,诗词歌赋皆有佳作。此句用词精准,对仗工整,展现了曹操的全面才华。 政治手腕与军事征服:“挟皇令众权倾世,挥剑征疆战四方”两句,生动描绘了曹操的政治手腕与军事征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极大的政治权力;同时,他挥剑四方,征战不休,展现了其军事上的强大实力。此联意境深远,用词贴切,突出了曹操的历史地位。 文学成就:“诗赋激昂传万古,华章悲壮动八荒”两句,高度赞扬了曹操的文学成就。他的诗作激昂慷慨,传颂千古;华章悲壮,感人至深。此联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遗憾与英雄气概:“乌林之役未功竟,关羽归刘威世扬”两句,通过乌林之役的失利与关羽归刘的典故,展现了曹操的历史遗憾与英雄气概。尽管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他的英勇与坚韧仍令人敬佩。此联用词精准,情感深沉,表达了诗友对曹操的同情与敬仰。 历史地位与影响:“永铭青史英杰志,一片丹心供载芳”两句,总结了曹操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他的英勇事迹与高尚品质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此联意境深远,用词优美,表达了诗友对曹操的崇高敬意。 整体评价: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用词精准,对仗工整。诗友以排律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历史功绩与深远影响。此诗不仅体现了诗友深厚的诗词功底,也展现了作者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之情。希望作者能继续保持并发扬这种创作风格,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3569
刘玉巧 发表于 2025-02-23 20:30 仔细品读老师佳作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老师这首诗从多方面描绘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政治手段、军事成就与文学造诣,能让人清晰感受到老师对曹操的赞赏之情。我认为曹操是个真实且复杂的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与欲望,既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壮志豪情,也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辣决绝,其性格既奸诈多疑,又不乏宽宏大量之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凭借自身能力统一了北方。他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却也怀揣着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的远大抱负。曹操这样复杂多面的形象,也正是他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原因。为老师点赞!
莊稼人 发表于 2025-02-23 17:49 多谢诗兄百忙之中悉心评析拙作!对于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曹操,客观公正地还原他在历史中的真正形象,这确实是我们创作历史题材诗歌所应追求的目标——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能够透过文字传达出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关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图霸天下的部分,诗兄的点评指出其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让我们更加明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曹操的作为对于稳定局势、减少战乱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诗兄也中肯地评价了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的失败,但并未因此否定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外,您还特别提到了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尤其是他的四言古诗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这不仅是对曹操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一种彰显。 诗兄的点评不仅是对拙作的认可与鼓励,更是对余某继续创作历史题材诗歌的一种鞭策。在下将继续努力,去描绘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与事件。 再次感谢诗兄的点评与支持!
莊稼人 发表于 2025-02-23 20:48 品赏诗友的点评,心中倍感欣慰。诗友的见解深刻而全面,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分析尤为透彻,真乃知音也! 曹操,确如诗友所言,是一个真实且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雄才大略、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与文学造诣,共同编织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试图在诗中捕捉他的多面性,展现其壮志豪情与狠辣决绝,奸诈多疑与宽宏大量并存的性格特征。诗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元素,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令我倍感荣幸。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曹操凭借超凡的智慧与勇气,统一了北方,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虽备受争议,却也彰显了其深远的战略眼光与宏大的政治抱负。曹操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复杂多面性,正是他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关键所在。 感谢诗友对我的诗作给予如此高的赞誉,你的点评不仅是对我创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深入探索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鼓励。愿我们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更多有趣而深刻的故事与人物!
3994
陈之力 发表于 2025-02-23 21:38 曹操《述志令》: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刘玉巧 发表于 2025-02-23 21:42 老师,多谢您的认可、指点和鼓励,让我对曹操有了新认识。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在“关羽归刘威世扬”这事里,曹操是不是想借它树立自己的形象呢?我感觉从《三国志》来看,曹操是真喜欢关羽,关羽厉害又讲义气,曹操就爱这种重情重义的人,他这么做是不是也想向天下表明自己真心招揽人才呢?您觉得我这么想对不?期待向老师继续学习,也盼您写出更多佳作,我一定好好读!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