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2-18 18:34: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小童 发表于 2025-02-18 17:17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感谢诗友雅赏留墨,晚上好!
发表于 2025-2-18 18:51: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13119579064 发表于 2025-02-18 17:39
欣赏点赞
三分天下事,两份属曹刘。
谁创孙吴业,英雄孙仲谋。


曹刘孙三人中,还是刘备更令人佩服些,故未嘲之。曹操之父是大宦官,孙坚孙策也为孙权打下了基础,只有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实是卖草鞋出身的草根,依靠自己的实力,被曹操视为英雄。
发表于 2025-2-18 20:5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暑秋 发表于 2025-02-18 18:18
1. **空间对峙的隐喻系统**  
   意象      | 象征意义                  
赤壁连船  | 北方政权南侵的压迫感   
隔水江东  | 地理/心理的双重割裂   
   诗中"水"既是长江天堑的实体存在,更是孙吴政权偏安心态的投射。这种空间书写与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北望意象形成鲜明对照。

2. "争鹿志"缺失的深层批判
   孙吴政权其实有过五次合肥之战等北伐尝试,但诗人刻意强调其保守性,实为借古讽今——南宋以降,文人常以三国东吴类比偏安江南的政权,如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亦是此类历史镜像的投射。


三、跨时空的价值重估
1. **战略防御的现代启示**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孙权"限江自保"的战略选择使东吴成为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229-280年)。哈佛学者傅高义在《孙权与三国领导力》中指出,这种"非扩张性生存智慧"对中小企业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2. **文化融合的先锋意义**  
   孙权开发山越、遣使台湾(夷洲),促进江南大开发。其"不争中原"的背后,实为构建独立于中原的江南文化体系,为永嘉南渡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埋下伏笔。

这首作品表面写孙权,实则映射着所有面临"进取与守成"困境的领导者。正如剑桥汉学家杜德桥所言:"长江在三国叙事中从来不是单纯的地理界限,而是文明抉择的心理刻度。"诗中"隔水"之叹,至今仍在商界战略室与政坛帷幄中回响。


DeepSeek给出的评价

这DeepSeek这么厉害,比摩天居士还能说,让人大开眼界,得向庄稼人诗友推荐一下。我下了一个豆包,还没怎么用过。暑秋诗友真是新潮啊!
发表于 2025-2-18 21:06: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陈之力 发表于 2025-02-18 20:52
这DeepSeek这么厉害,比摩天居士还能说,让人大开眼界,得向庄稼人诗友推荐一下。我下了一个豆包,还没怎么用过。暑秋诗友真是新潮啊!

孩子学习需要Ai辅助,所以我学得比较快。
发表于 2025-2-18 21:44: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紫髯碧眼亦英雄,
   赤壁连船用火攻。
   却少中原争鹿志,
   只能隔水坐江东。
非常精美


发表于 2025-2-18 23:01: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章法娴熟
发表于 2025-2-18 23:08: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渔歌听海 发表于 2025-02-18 21:44
紫髯碧眼亦英雄,
   赤壁连船用火攻。
   却少中原争鹿志,
   只能隔水坐江东。
非常精美



渔歌听海诗友是七绝长城,得你赞誉,与有荣焉!
发表于 2025-2-18 23: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友临赏!诗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主要是批评古代江南人少了点大一统观念。
发表于 2025-2-19 01:12: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妙绝,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5-2-19 06:30: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