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好友

859

积分
发表于 2018-6-4 12:21:48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隐晦,诗味很浓
发表于 2018-6-4 12:29:21 |显示全部楼层
骁之歌 发表于 2018-6-4 12:21
诗意隐晦,诗味很浓

谢谢来访欢迎阅读与评论!握手!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18-6-7 09:33:27 |显示全部楼层
古驿渡诗友的联系是中肯的,诗友的文字功底很深,诗意有点难懂,文采过人,天马行空。感觉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象!不喜勿怪!个人拙见!
发表于 2018-6-7 10:32:49 |显示全部楼层
亿甜 发表于 2018-6-7 09:33
古驿渡诗友的联系是中肯的,诗友的文字功底很深,诗意有点难懂,文采过人,天马行空。感觉没有形成统一的意 ...

谢谢来访,提出宝贵的意见。

主题

好友

5752

积分
发表于 2018-6-12 16:30:10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应该人人都能看懂,直入人心,沁人心脾,而不是飘在天上,闪烁其词。拙见,包含
发表于 2020-3-27 13:2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云路 发表于 2018-06-12 16:30
好诗应该人人都能看懂,直入人心,沁人心脾,而不是飘在天上,闪烁其词。拙见,包含

我们有卡尔杜齐的名句:“那田野绿色的寂静。”我们会想这是一个错误。卡尔杜齐改变了形容词的位置。他应该这样写:“绿色田野的寂静”。他聪明而优雅地改动了,说是田野绿色的寂静。让我们回到对现实的感受。
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同时感受到好几样东西(也许东西一词太名词化了)。我们感受到田野,辽阔无垠的田野,我们感受到绿色和寂静。用一个词来形容寂静,就是一种美学创造。
因为寂静是用于人的,一个人默然无声或者田野默然无声。把“寂静”用于田野里没有噪声的情况,那就是一种美学处理,毫无疑问,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当卡尔杜齐说“绿色田野的寂静”时,是在说某种离眼前的现实那么近又那么远的东西,就像在说“绿色田野的寂静”一般。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著名的移位例子,那是维吉尔无人超越的佳句:Ibant obscuri sola sub nocte per umbram(在一个孤零零的夜晚两人走在幽黑的阴影之间)。这就是“矛盾语法”或者移位手法。
发表于 2021-1-9 11:04: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阅读评论区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