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诗词格律 以《沁园春》为例3分钟说明白词的对仗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053|回复: 3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1-14 06:12: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网络

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词的对仗要自由得多:可对可不对、扇面对、三句对、同字对、领字对、平仄不拘也能对……
下面老街味道以最常见的词牌之一《沁园春》为例,说下词的对仗特点。这篇文章分别用了苏轼、辛弃疾、刘克庄等4首词来说明,大约3分钟时间可以看完。一般来说《沁园春》上片第八、九句,下片第七、八句是必须对的。下面我们看几首前人作品来比较一下:
一、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其中有以下注意之处:
1.三句对 :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2.扇面对: 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3.普通对仗: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另一组: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4.领字对 : 但 月华收练,晨霜……扇面对加领字。凭 征鞍无语,往事千端。有 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5.平仄不拘: 如: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头对中,字对卷。这种平平相对、仄仄相对是律诗中不允许的。又如: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三句第二、四字平仄一样,而不是相对。
6.可对可不对:上阕结尾对仗: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下阕不对仗。上阕有扇面对,下阕不是扇面对。

二、《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苏轼对比不一样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三句对 改为了二句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扇面对上阕与苏轼一样: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下阕多了一副扇面对: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3.上阕结尾不对仗: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上阙八、九句,下阙七、八句 上阕对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下阕不对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三、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1.三句对 不但没有,前三句连二句对都没有。
2.扇面对 与《沁园春雪》一样,上下两处,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3.上片八、九句,下片七、八句 上阕:意倦须还,身闲贵早。下阕:秋菊堪餐,春兰可佩。都对仗
4.上下阙结尾 上阕: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下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四、《沁园春·梦孚若》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只看上片八、九句,下片七、八句上阕不对仗: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下阕对仗:使李将军,遇高皇帝。

结语:
可以看出词的对仗不严谨,比如上面举例的几首《沁园春》和大多数词一样,不是象格律诗那样严格,即使上片八、九句,下片七、八句也有不对仗的,但是全篇都不对仗的《沁园春》我还没见过。大多数《沁园春》都会有几组对仗,只是位置不固定。
关于格律诗的对仗,大家可能会想到《唐诗三百首》里有不少对仗不严格的律诗,关于这方面的疑惑可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下篇律诗与绝句。另外关于格律诗的要求可以看看: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 老街味道。
总有人留言问,老街味道写了这么多文章你会写诗词吗?其实我的很多文章里举例的诗词很多是我自己写的,这里奉上一首我自己的作品请大家指正。
《沁园春-武当山》:单柱擎天,二水萦回,万岳觐朝。叹仙风道骨,了无尘思;雄台伟殿,都在云霄。白练争流,翠微夺目,烟霭苍茫苔径迢。登临处,看玉虚洁净,太岳清寥。 幸哉 盛世重交,会真武颁书作笔邀。欲驱毫洒墨,初升浩气;盘龙聚凤,晚照妖娆。可惜苏辛,徒伤李杜,造化难参俱折腰。空相对,恁垂天巨轴,恨倚天桥。
@老街味道

词牌名为沁园春的词有哪些?
词牌名为沁园春的词有《沁园春·孤馆灯青》、《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恨》、《沁园春·宿霭迷空》等。
1、《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代: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译文:
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
晓月渐渐淡去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
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
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许多往事涌心中。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
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会星月同辉,事业必成。
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
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2、《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试与老天爷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3、《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水里轻快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4、《沁园春·恨》
清代: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译文:
花是无知的,月是无聊的,酒也是无法消愁解恨的。
把茂盛的桃树砍断,减损他的风景,把吟风咏月诗人讴歌的鹦哥煮熟,做下酒菜。
焚烧砚台书籍,捶坏琴撕毁画,销毁所有的文章抹去所有的功名。
我荥阳郑家原本就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只靠教歌度曲,乞食与人,也能自自在在地活下来。
自己天生的单寒骨相没法改变,头戴席帽身着青衫的瘦弱寒酸相为人所笑。
长期居住于破巷之中,住处蓬门秋草,窗户不严挡不住风雨,夜夜伴随孤灯度过。
难道老天爷还要封住词人之口,连叹气都不允许吗?
疯狂至极,于是取出乌丝栏百幅,细细写出心中凄清之恨。
5、《沁园春·宿霭迷空》
宋代:秦观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译文:
昨夜残存的雾气弥散在天空,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夏日渐长。
长满兰草的水泽湿润了泥土。燕子衔起泥土,飞去筑巢。蜂房香气渐少,蜜蜂都到处忙着采蜜。
庭院深深,帘幕低垂。只见一阵风吹,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了墙来。
微雨轻抚,窗外桃花杏花的枝头有水珠如泪滴般不住滴下。
我想起了从前那一段风流往事,恋恋不舍得站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
想起她对镜梳妆,想起她用熏笼里的熨斗熨烫衣服。
当年我与她在柳下相伴游玩,多么的欢欣。如今回首往事,那青楼已成了异乡,不禁无限伤怀。
回忆我们之间的往事,纵使有千万张纸笺,也难以表达我的一腔相思。




上一篇:他的“淫词”太经典,整个时代边骂边唱
下一篇:20位诗人用30首诗词,写尽了秋天的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5-1-14 23:48 +1
何同学 2025-1-14 15:30 +1
东方.启明星 2025-1-14 14:02 +1
吕仁龚 2025-1-14 11:37 +1
观自在/可大 2025-1-14 10:33 +1
张罗 2025-1-14 06:52 +1
+1
4056°C
3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14 07:29:07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作为一种词牌,具有独特的对仗特点。通过分析苏轼、毛泽东、辛弃疾和刘克庄的作品,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词的对仗形式。

### 一、对仗的灵活性
相较于格律诗,词的对仗更为自由,不受严格平仄限制,可以根据内容及韵律的需要灵活运用。常见的对仗方式有:
1. **三句对**:如苏轼的“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2. **扇面对**:如“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3. **普通对仗**:例如“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4. **领字对**:如“但 月华收练,晨霜”等。
5. **平仄不拘**:词中可自由搭配平仄,不限制相对关系。

### 二、各家作品的比较
#### 1.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 **上片**有三句对与扇面对,且最后两句不强求对仗,整体情感流畅。
  
#### 2. 毛泽东《沁园春·雪**
- 有明显的二句对,且上下阕的结尾不对仗,体现出一种灵活性和自主性。
- 上下阕均使用扇面对,使得词的气势更加宏大。

#### 3.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 在部分战略上采用连对,但整体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自由度,上阖结尾不对仗,突出个性。

#### 4.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 上阕不对仗,下阕则保持对仗状态,展现了对仗使用的多样性。

### 结语
可以看出,《沁园春》中对仗的变化与自由程度使得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这种对仗的灵活性不仅反映了作者的风格,也让词的表达更加生动。总体来说,大多数《沁园春》都有数组对仗,但不拘泥于固定格式,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得词的创作更具魅力。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14 21:2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16 08:15: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1-14 07:29
《沁园春》作为一种词牌,具有独特的对仗特点。通过分析苏轼、毛泽东、辛弃疾和刘克庄的作品,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词的对仗形式。

### 一、对仗的灵活性
相较于格律诗,词的对仗更为自由,不受严格平仄限制,可以根据内容及韵律的需要灵活运用。常见的对仗方式有:
1. **三句对**:如苏轼的“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2. **扇面对**:如“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3. **普通对仗**:例如“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4. **领字对**:如“但 月华收练,晨霜”等。
5. **平仄不拘**:词中可自由搭配平仄,不限制相对关系。

### 二、各家作品的比较
#### 1.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 **上片**有三句对与扇面对,且最后两句不强求对仗,整体情感流畅。
  
#### 2. 毛泽东《沁园春·雪**
- 有明显的二句对,且上下阕的结尾不对仗,体现出一种灵活性和自主性。
- 上下阕均使用扇面对,使得词的气势更加宏大。

#### 3.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 在部分战略上采用连对,但整体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自由度,上阖结尾不对仗,突出个性。

#### 4.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 上阕不对仗,下阕则保持对仗状态,展现了对仗使用的多样性。

### 结语
可以看出,《沁园春》中对仗的变化与自由程度使得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这种对仗的灵活性不仅反映了作者的风格,也让词的表达更加生动。总体来说,大多数《沁园春》都有数组对仗,但不拘泥于固定格式,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得词的创作更具魅力。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