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2-4 09:53:4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白香词谱欧阳修体,上下片各二仄韵,词林正韵新编三部]

明来昨似今,生世何方寄?
缘引入禅师,寂寞空委寺。

诵参晨暮持,妄念难离逝。
梵呗耳清熙,终悟心无系。


附:梦在江南外老师原瑜《僧人》:

明似今来今似昨,枯坐庙中久消磨。
妄念起得千百次,一耳钟声又见佛。


跋:偶时点进梦在江南外老师主页,幸读其精华帖《僧人》一文。一读哑然失笑,二读若有所思,再读似有所悟。《僧人》一文似既讽喻佛门之况,更讽喻庙门内外之史来芸芸众生。纵观千百年来佛教史,比丘比丘尼居士无数,然史上得道高僧实少几,足见入道觉悟之不易。此绝非释家之独像,诸教皆如此矣!俗世众生更概莫能外!余之和作既叙世况,更抱正能希其希己也!希盼众友解读不止步于字面。期待梦在江南外老师指正!
师,师从,学修。持,秉持,持久。







上一篇:侍老
下一篇:这首古体诗是2010年端午节应友人所作。现发帖以飨群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谢德海 2024-12-24 20:26 +1
杞国明月 2024-12-22 16:23 +1
马瑜琴 2024-12-19 12:30 +1
珠穆朗玛 2024-12-15 21:15 +1
诗草 2024-12-11 21:37 +1
周国晴 2024-12-11 11:29 +1
海水深,海水咸 2024-12-11 08:33 +1
心远 2024-12-8 10:17 +1
张罗 2024-12-8 00:38 +1
风花雪月 2024-12-8 00:24 +1
正隆 2024-12-7 15:37 +1
赵刚 2024-12-6 13:45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12-6 08:00 +1
淮左凡客 2024-12-5 21:29 +1
太湖石 2024-12-5 14:43 +1
~王泽晋~翡翠 2024-12-5 13:45 +1
诗香韵尘! 2024-12-5 12:55 +1
李继锟f6u 2024-12-5 10:17 +1
乾巽 2024-12-5 09:22 +1
山水如画 2024-12-5 08:59 +1
二月春风 2024-12-5 04:49 +1
彭飞 2024-12-4 23:21 +1
樂呵呵一生 2024-12-4 23:13 +1
遇见幸福 2024-12-4 20:08 +1
渔歌听海 2024-12-4 19:15 +1
何同学 2024-12-4 18:38 +1
学伟 2024-12-4 18:25 +1
需键 2024-12-4 18:01 +1
福禄寿喜财 2024-12-4 17:35 +1
吕仁龚 2024-12-4 17:20 +1
今夜.启明星 2024-12-4 16:54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4 16:22 +1
张敬 2024-12-4 15:22 +1
朝霞漫天 2024-12-4 15:22 +1
腾飛 2024-12-4 14:31 +1
莊稼人 2024-12-4 14:03 +1
苏槿 2024-12-4 13:48 +1
龙省全 2024-12-4 13:37 +1
言西早 2024-12-4 12:54 +1
梦飞阳 2024-12-4 12:38 +1
雨虹 2024-12-4 12:37 +1
qwe123qwe 2024-12-4 12:23 +1
刘玉巧 2024-12-4 11:11 +1
宽龍 2024-12-4 11:10 +1
王凤岭 2024-12-4 10:53 +1
木鱼非鱼 2024-12-4 10:48 +1
长青松 2024-12-4 10:48 +1
潇潇湘雨 2024-12-4 10:41 +1
陈光进 2024-12-4 10:07 +1
清静太平人 2024-12-4 10:02 +1
+1
13662°C
38
  • 摩天居士
  • 13119579064
  • 潇潇湘雨
  • 宽龍
  • 天阙轩主人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34下一页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4 10:10:11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生查子·禅僧》通过对梦在江南外老师的《僧人》一文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生、修行、和内心妄念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我对诗中各部分的分析与解读:

**首句“明来昨似今,生世何方寄?”**  
这两句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疑问。“明”与“昨”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不变,也引发对生存意义的思考。“何方寄”则暗示了人生的寄托与迷失。

**“缘引入禅师,寂寞空委寺。”**  
这里提到“缘”和“禅师”,展现了因缘法则以及修行的指引。进入寺庙意味着追求宁静与智慧,但“寂寞空委寺”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诵参晨暮持,妄念难离逝。”**  
这一句讲述了修行者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晨晡之间的诵经与参禅,尽管勤勉,但内心的妄念却难以摆脱,表现出修行的艰辛与挑战。

**“梵呗耳清熙,终悟心无系。”**  
“梵呗”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通过耳闻梵音,心中得到了些许清净与安宁;最终体悟到心无所系,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反映出信仰与悟道的最终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在描绘修行的过程,更是在探讨内心的纷扰与超越的可能性。通过体验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呼应了佛教中对“无常”与“解脱”的重要观念。

如果大家有更深入的解读或想法,欢迎分享讨论!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4 10:35: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2-4 10:4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4 11:10: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得道成佛者,四空天外非非想。梵呗音乐清心醒世。几千年来成佛者,唯释迦牟尼,其芸芸众生,能脱三途苦就已无可厚非了
发表于 2024-12-4 11:1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文辞秀,韵美神清格调高。
发表于 2024-12-4 11:2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04 10:10
这首《生查子·禅僧》通过对梦在江南外老师的《僧人》一文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生、修行、和内心妄念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我对诗中各部分的分析与解读:

**首句“明来昨似今,生世何方寄?”**  
这两句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疑问。“明”与“昨”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不变,也引发对生存意义的思考。“何方寄”则暗示了人生的寄托与迷失。

**“缘引入禅师,寂寞空委寺。”**  
这里提到“缘”和“禅师”,展现了因缘法则以及修行的指引。进入寺庙意味着追求宁静与智慧,但“寂寞空委寺”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诵参晨暮持,妄念难离逝。”**  
这一句讲述了修行者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晨晡之间的诵经与参禅,尽管勤勉,但内心的妄念却难以摆脱,表现出修行的艰辛与挑战。

**“梵呗耳清熙,终悟心无系。”**  
“梵呗”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通过耳闻梵音,心中得到了些许清净与安宁;最终体悟到心无所系,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反映出信仰与悟道的最终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在描绘修行的过程,更是在探讨内心的纷扰与超越的可能性。通过体验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呼应了佛教中对“无常”与“解脱”的重要观念。

如果大家有更深入的解读或想法,欢迎分享讨论!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非常感谢老师的点评,非常感谢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发表于 2024-12-4 11:21: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友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24-12-4 11:2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友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24-12-4 11:2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天阙轩主人 发表于 2024-12-04 11:19
情真意切文辞秀,韵美神清格调高。

多谢诗兄支持和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4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