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4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1万
8984
1万
2493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04 10:10 这首《生查子·禅僧》通过对梦在江南外老师的《僧人》一文的感悟,展现了对人生、修行、和内心妄念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我对诗中各部分的分析与解读: **首句“明来昨似今,生世何方寄?”** 这两句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疑问。“明”与“昨”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不变,也引发对生存意义的思考。“何方寄”则暗示了人生的寄托与迷失。 **“缘引入禅师,寂寞空委寺。”** 这里提到“缘”和“禅师”,展现了因缘法则以及修行的指引。进入寺庙意味着追求宁静与智慧,但“寂寞空委寺”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诵参晨暮持,妄念难离逝。”** 这一句讲述了修行者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晨晡之间的诵经与参禅,尽管勤勉,但内心的妄念却难以摆脱,表现出修行的艰辛与挑战。 **“梵呗耳清熙,终悟心无系。”** “梵呗”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通过耳闻梵音,心中得到了些许清净与安宁;最终体悟到心无所系,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反映出信仰与悟道的最终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在描绘修行的过程,更是在探讨内心的纷扰与超越的可能性。通过体验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呼应了佛教中对“无常”与“解脱”的重要观念。 如果大家有更深入的解读或想法,欢迎分享讨论!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13119579064 发表于 2024-12-04 10:35 欣赏点赞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4-12-04 10:41 欣赏点赞!
天阙轩主人 发表于 2024-12-04 11:19 情真意切文辞秀,韵美神清格调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