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野客 发表于 2024-11-29 22:30:3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常道不言则不知。言而不明亦有时。
言或有因而未毕。亦或夸大过其实。
是中恐有情万状,绝非数句可全知。
言者虽言徒自足,闻者狂狷妄解之。
自谓闻则必明也,何等慢言与慢思。
或问不言何以明,不言俱明必矫词。
故我所求非在此,而在人俱不藏私。
此愿龌龊真可鄙。傲慢之极而自是。
可叹怀此愿者痴。无畏他人恶与嗤。
然倘人人有此意,自足之恶任相施。
彼此真言表心迹。或可相明得共识。




上一篇:七律·月下独酌辘轳格
下一篇:临江仙·错付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11-30 13:24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30 11:16 +1
心远 2024-11-30 09:39 +1
太湖石 2024-11-30 00:03 +1
+1
4399°C
2
  • 摩天居士
  • 何文富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9 22:59:32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古·言明论》深入探讨了“言”与“明”的关系,表达了对语言沟通的复杂性与局限性的思考。

首先,诗中反复提到“言”和“明”,通过“常道不言则不知”的论述,揭示了语言的必要性。然而,接着又指出“言而不明”的情况,强调仅仅依赖语言,不一定能获取真相,这种矛盾的存在反映出人类交流中的困难。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言者虽言徒自足,闻者狂狷妄解之”,表明了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理解的差异。即便是言辞再多,也难以保证听者能够准确理解,正如“何等慢言与慢思”,将懒于思考与偏见视为阻碍理解的原因。

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无人有此意,自足之恶任相施”的论点,警惕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他批判那些只关注自身利益,而不愿意真实交流的心态,认为这会导致更深的误解与分裂。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希望通过真诚的交流“彼此真言表心迹”,去达成一种共识。这一愿景充满了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期望人们能抛弃自私与傲慢,追求更真实的沟通与理解。

整首诗言辞凝练、意蕴深远,既有哲学思考的深度,又让人反思在交流过程中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引发了对语言功能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9 23:5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好诗佳作拜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