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新诗/现代诗
| 家乡风景· 组诗
楼主:
唐桂林
|
查看: 4166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新诗/现代诗
›
家乡风景· 组诗
[叙事]
家乡风景· 组诗
[复制链接]
唐桂林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桂林
现代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桂林
发表于 2024-11-29 20:24:02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4166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黄泥塘往事
通往黄泥塘的路有三条
一条是水道,搭轮船逆水而上
一条是纤道,过去纤夫走的小路
还有一条山道要翻山越岭
我每次去黄泥塘都是走山道
第一次认识黄泥塘才十岁
那年参加乡试,到龙口冲应考
那年头初小升高小都要统考
能够容纳全区的考生只有龙口冲
黄泥塘是区政府所在地
我家去那里有15里山路
坐轮船要先步行八里赶船
而且要天不亮就起程
我和同学选择翻山越岭直达
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
也不知道哪有那么顺风顺水
抄近道走排楼冲、堰塘铺上黄泥塘
站在堰塘铺的山顶就看到了湘江
下了山直奔小路就可到达
七月的天气正好,艳阳满天
考生们八点钟在区公所集合
区长张光明给我们讲话
强调考试决定我们的前途命运
考试是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
你们要用真实的成果向党汇报
人生的第一次接受训话
听到了许多新词汇
才知道读书对以后多么重要
当时的黄泥塘跟我们一样
都是一张有待描绘的白纸
区公所位于江边
著名的是黄泥塘的石版街
街的出口有一个航运码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铁匠铺
最大的工业是国营七、一煤矿
轮船靠岸的汽笛听来比较悦耳
唯一的公路上我看到了鸡公车
最多的是挑脚人肩上的担子
和带着泥土色擦汗的毛巾
货船装的煤炭和石灰
都是人拉肩扛
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扑素的美
那山是天然的山,水是清纯的水
人是勤劳的人,在那个环境里
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勇敢和坚强
十岁徒步赶考成了我一生最美的记忆
2、 矿区的煤山
黄泥塘区公所对面山上
是国营七、一煤矿
矿井的出口延伸一条高架矿车道
随着绞车的提升乌黑的煤车
将出坑的黑煤倒入煤场
远远看去那就是煤山
是祁阳县域唯一的燃料资源
通过船运发到县城分销
煤矿采煤初期,
父亲在矿井背过篓子
三年困难时期工人下放离开了
小时候我用矿灯包装盒当过书包
七十年代煤矿发展了
采煤的人成了工人阶级
高中时期我再次来到黄泥塘
课余时间我也在煤山挑过煤
扁担和碳萝都是黑的
勤工俭学,汗水湿透过毛巾
当时煤矿机械化程度不高
产出来的煤渗透着工人的汗水
有块煤也有粉煤
块煤供应石灰厂
粉煤计划供应城镇居民
煤场每天都忙碌着
人拉肩扛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码头的船只开足马力哒哒前行
把黄泥塘的煤山搬到衡阳各地
煤山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进程
3、堰塘埠水电站
黄泥塘镇下游堰塘埠
湘江水面上建起了水电站
这座上世纪九十年代竣工的电站
它不仅改善了农村电的供应
也为一江两县的交通架起了桥梁
结束了黄泥塘至归阳隔河千里的历史
结束了过河靠轮渡的唯一选择
祁阳到归阳的客轮从此休航
沿江的小路变成了马路
水路的航运改为陆运
汽车在公路上来往奔驰
正是电站大坝通南北,江山巨变
家乡的变化真让人感到欣慰
过去我们回家坐车、过渡
再步行到家要用一天的时间
现在交通方便了,
如果走高速衡阳到归阳不用一个小时
过电站小车再走20分钟就到了
再也不用天没亮就到河边等船
坐船到归阳镇赶车,迟到就赶不上
回家也一样,
时间晚了过不了河
一天还到不了家
湘祁水电站,一个漂亮的名字
这是官方对它的定位
而老百姓只叫它电站
而我则叫它堰塘埠水电站
为人民造福的水电站
4、春景如梦
生机盎然的春天
她曾经有个美丽的梦想
她要把整个世界
打扮得很漂亮
还大地一套靓丽的新装
她想凭借自己的实力
清除山川河流的冰雪
驱除呼号的寒风让大地温暖起来
她要借来和煦的阳光与东风
让枯草发芽,让落叶重生
让百花竟相开放
还给人们五彩缤纷的世界
她希望田野里长出嫩绿的秧苗
地里长出新鲜的青菜和瓜果
让冬眠的小动物活跃起
来让人们脱下冬装奔赴春耕的田园
啊!春天的梦想多么伟大
她的梦想处处都为别人着想
人们的希望和向往
就是她的理想
毫无疑问她的梦想都会实现
春天让我们重新回到美丽的世界
看到了桃红的花,翠绿的叶
青青的草,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让我们和她一起
播种新年的希望吧!
5、 遥远的鸡公车
红极一时的鸡公车
只有老人们忘不了它
別看它一个轮子两个把手
它没在沉重的担子面前低过头
它当红在大跃进年代
在电影上老百姓支前队伍里
我们看见过它们的身影
亲眼见到它是在黄泥塘马家坳
马家坳石灰石资源丰富
老百姓开了好多石灰窑
鸡公车帮助他们提高了工效
在挑脚路上,
我听到了鸡公车的歌唱
一个小小的木轮
顶着沉重的货物在与马路的磨擦中
发出有节奏的“挤呀”声
拉车人上坡时口中带着“嘿嘿”的号子
在路上每次与它擦肩而过
我很羡慕主人的独轮车
拉得重跑得快功效高
得到更多的报酬
和现在比起来,谁还能赞美它呢
它是何等落后的生产力
它比六十岁的老头还要老
看不得它可怜巴巴的样子
是的,它早已躺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毕竟它为先进的生产力到来之前
为人们付出了棉薄之力
想起它的名字
人们只会肃然起敬
6 、大堡小镇
大堡,千年小镇
滨临湘江的一个小码头
史载黄巢起义军曾在这里上岸
那时只有一条石板街
几十户人家,一个小墟场
早上,七里八乡的人们
挑着自家耕种的出产来这里交易,
买卖生活所需
一条小船连通对岸
河岸的羊肠小道
留下了两岸乡民悠悠的脚步
如今,石板街铺上了水泥
木板屋建成了楼房
赶墟的日子人流如织
农用小三轮在江边穿梭
也有人开着小汽车到墟上买菜
挑萝排担的大多是老年人
这里的人们勤劳又俭朴
出产也很丰富
每天都有卖不完的东西
早市一般两个小时结束
逢墟日交易不过四小时
过后剩下的是一条宁静的小街
一条普通的小街
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
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富足
政府对特困户安置得很好
在镇上从来没有乞讨者
看不到一个可怜的人
啊!大堡,一个幸福的小镇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慢煮时光,静待绽放
下一篇:
近视者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嵇江良
2024-12-16 14:13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30 11:22
+1
心远
2024-11-30 09:58
+1
太湖石
2024-11-30 00:04
+1
醉江南
2024-11-29 22:24
+1
祁光明
2024-11-29 22:02
+1
+1
4166°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夜的山村
[
新诗/现代诗
]
休闲的日子
[
新诗/现代诗
]
速写人生七十年
[
新诗/现代诗
]
雨中
[
新诗/现代诗
]
清明思语
[
新诗/现代诗
]
别害怕,青春悄悄变老
[
新诗/现代诗
]
【旧作】夜的山村
[
新诗/现代诗
]
喜欢节俭的大叔
[
新诗/现代诗
]
健康就是幸福
[
新诗/现代诗
]
变老的心态
[
新诗/现代诗
]
卷烟,曾经的眷恋
[
新诗/现代诗
]
村庄的小溪
[
新诗/现代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