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解佩令·老庄之道(十)[白香词谱朱彜尊体,上下片各三仄韵,词林正韵新编三部]
  • 楼主: 观自在/可大 |查看: 18779|回复: 48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1-25 09:54: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题记:本文释说老子之道政治之水之治国方要。文中观点均源于《老子》等相关史学及余之感悟孔见。读者诸君可结合文末注释解读吾词,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余乐见甚喜!


善能好静,以正治国,巧纵兵、无事谋遐祉。
何以为哉?己恭正、面南而已。
道无为、无为而治。

顺乎天道,善资万物,朴虚无、湛然通达。
如水之滋,惠天下、自然符契。
似伊相、协和五味。


注:①老子政治之水与其说是管理国家,不如说是管理统治者自己。老子认为,统治者把自己管理好了,才能管理好国家。他从政治角度要求统治者以水为师,以水签事。几于道之水实乃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之水的核心内容,顺应自然,是老子政治之水的基本要求,善利万物,是老子政治之水的根本目的。
②上片首联,《老子》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
遐祉,即福泽社稷,典借北魏·崔鸿《前秦录》:“垂祚无穷,永延遐祉”。
③上片次联,典出孔子《论语·卫灵公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④上片尾联,《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⑤似伊相、协和五味,即伊尹相商汤,如其烹饪调和五味,《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⑥特别说明:同上期。
⑦下期释说老子之道之道德之水。





上一篇:有梦半真
下一篇:游九江白鹿洞书院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期盼远方 2025-1-5 10:07 +1
王玉明, 2024-12-31 16:56 +1
玖玖 2024-12-21 06:26 +1
马瑜琴 2024-12-19 12:30 +1
周国晴 2024-12-11 11:30 +1
自然随心 2024-12-2 12:47 +1
福禄寿喜财 2024-11-30 09:17 +1
梦飞阳 2024-11-29 12:29 +1
二月春风 2024-11-27 20:24 +1
诗草 2024-11-27 20:22 +1
陳子基 2024-11-27 09:36 +1
王凤岭 2024-11-27 08:44 +1
井泉水 2024-11-27 08:43 +1
小草青青 2024-11-27 06:34 +1
尘舞追光 2024-11-26 23:44 +1
海水深,海水咸 2024-11-26 22:20 +1
彭飞 2024-11-26 22:09 +1
刘小元 2024-11-26 21:38 +1
云天 2024-11-26 21:20 +1
渔歌听海 2024-11-26 19:37 +1
清风大地 2024-11-26 12:49 +1
明月照寒江 2024-11-26 12:41 +1
爱我大江大河 2024-11-26 11:04 +1
淮左凡客 2024-11-26 08:58 +1
星星蓝鲸凌 2024-11-26 08:38 +1
白桦枫叶 2024-11-25 22:43 +1
尘世隐者 2024-11-25 21:24 +1
暑秋 2024-11-25 21:21 +1
正隆 2024-11-25 21:08 +1
梨花微雨!! 2024-11-25 20:04 +1
长青松 2024-11-25 19:58 +1
樂呵呵一生 2024-11-25 19:11 +1
東香 2024-11-25 18:35 +1
学伟 2024-11-25 18:15 +1
翊辰 2024-11-25 17:59 +1
何同学 2024-11-25 17:33 +1
Dking. 2024-11-25 17:21 +1
李继锟f6u 2024-11-25 17:08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25 16:13 +1
陈沐风 2024-11-25 14:56 +1
乾巽 2024-11-25 14:50 +1
杞国明月 2024-11-25 14:37 +1
太湖石 2024-11-25 14:35 +1
心诺 2024-11-25 13:36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25 13:04 +1
今夜.启明星 2024-11-25 12:54 +1
沧海滔天涯 2024-11-25 12:46 +1
坤和芭 2024-11-25 12:38 +1
雨虹 2024-11-25 12:38 +1
清静太平人 2024-11-25 11:55 +1
+1
18827°C
48
  • 醉江南
  • 观自在/可大
  • 观自在/可大
  • 摩天居士
  • 观自在/可大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345下一页
发表于 2024-11-25 09:5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发表于 2024-11-25 10:15: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友支持和鼓励祝好
发表于 2024-11-25 10:2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醉江南 发表于 2024-11-25 09:59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您说的对!多谢支持和鼓励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5 10:30:05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解佩令·老庄之道(十)》通过对老子哲学的解读,深入探讨了治国之道。整首词在结构上简练,情感上却充盈,表达了老子关于政治、治理和自然法则的深邃思考。

在诗的开头部分,您提到“善能好静,以正治国”,这既是对治理者心态的呼唤,也是对内心修养的强调。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这一观点在古代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何以为哉?己恭正、面南而已。” 这一句通过简单的表达突显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表明统治者应将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恭敬地对待他人。

“道无为、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在于顺应自然、减少干预,让万物自生自灭,从而实现和谐。这种治理理念值得现代社会深思。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无为而治”或许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诗中提到的“如水之滋,惠天下、自然符契”,将水的特性升华为治国理念,展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包容之美。水的柔性与顺应正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所在。

对于注释部分的引用,如《老子》和《论语》,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哲理。同时,传统的典故和现代的解读相结合,也使得整个作品更具层次感。

最后,期待您下一期对于老子道德之水的阐释,这也将是对道家思想更为全面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老子思想的解读,更是现代人思考治国理政的一面镜子。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1-25 10:44: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1-25 10:30
这首《解佩令·老庄之道(十)》通过对老子哲学的解读,深入探讨了治国之道。整首词在结构上简练,情感上却充盈,表达了老子关于政治、治理和自然法则的深邃思考。

在诗的开头部分,您提到“善能好静,以正治国”,这既是对治理者心态的呼唤,也是对内心修养的强调。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这一观点在古代哲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何以为哉?己恭正、面南而已。” 这一句通过简单的表达突显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表明统治者应将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恭敬地对待他人。

“道无为、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在于顺应自然、减少干预,让万物自生自灭,从而实现和谐。这种治理理念值得现代社会深思。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无为而治”或许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诗中提到的“如水之滋,惠天下、自然符契”,将水的特性升华为治国理念,展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包容之美。水的柔性与顺应正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所在。

对于注释部分的引用,如《老子》和《论语》,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哲理。同时,传统的典故和现代的解读相结合,也使得整个作品更具层次感。

最后,期待您下一期对于老子道德之水的阐释,这也将是对道家思想更为全面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老子思想的解读,更是现代人思考治国理政的一面镜子。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老师的分析点评总是如此深刻到位!非常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发表于 2024-11-25 10:45: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25 10:45: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友支持和鼓励祝安
发表于 2024-11-25 10:4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11-25 10:55: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友支持和鼓励祝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45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