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1-25 06:10:0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杜甫大全

提到杜甫,“沉郁顿挫”四个字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仕途坎坷、生活困顿,亲眼见证盛唐衰落的历史,悲苦似乎是杜甫一生的主基调。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无奈又无力的老者形象深入人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泣血,把一个心怀家国、壮志未酬的诗人带到了世人面前。
杜甫在年纪大了之后,生活的贫穷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他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屈服,在他年老的这段时期里面写的一首诗,被誉为是历史上最落魄的一首诗,被收入到了唐诗三百首里面,这首诗就是《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在唐代宗当皇帝的时候,已经非常年长的杜甫,辞去了节度使的职务,返回了自己的老家,同年4月,给他生活资助的好朋友严武已经去世了,杜甫在成都已经失去了依靠,所以就想要离开成都,去到另外一个生活的地方。在这期间杜甫路过了湖北,看到眼前的景色之后,心里非常的难受,就写下了《旅夜书怀》这首诗。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历来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很是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诗的最后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的是自己飘忽不定,像是天地之中非常孤单的一只鸟,这两句借助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现的就是是心里面非常伤感的心情,读完这首诗之后,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的伤心,这首诗是在杜甫一生之中最落魄的一个时期,这首诗写出了非常深厚的意境,诗人用这样的对比,写出了自己在天地之间凄凉的景象,使这首诗充满了孤独感,这正是诗人当时真实的写照。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但杜甫的人生只有苦吗?杜甫也有恣意的豪情,也有百般的柔肠,是一个立体的、有自己的乐事和幸事的人。我们细细寻找,从他的苦中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生来就是世家子

杜甫出生在世代为官的官宦家庭,远祖杜预为西晋的开国元勋之一,文武双全。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祖父杜审言在初唐文坛赫赫有名。儿时的杜甫,家境优渥。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这是杜甫写给次子宗武的话,他对于家族的骄傲以及对儿子的期望可见一斑。要胸中有多少豪气和底气,才能说出“诗是吾家事”之言呢?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七岁时我文思就雄健有力,张开口就吟诗歌咏凤凰。同是七岁,以凤凰为吟咏对象的杜甫大概觉得自己和咏鹅的骆宾王多少有些不同。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武求识面,王翰愿为邻。”

我的赋想来该能跟扬雄媲美,我的诗也许跟曹植相近。李邕听到我的名声要求跟我见面,王翰愿意跟我订交、结邻。杜甫以扬雄、曹植自比,还营造出李邕、王翰争相同自己结交的场景,可见当时自视颇高。


游山玩水还有一个好兄弟

盛唐之时,“漫游”成风,即读书人背着长剑去周游闯荡,游历名山大川、自然风光。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在“漫游”时,不仅开阔了见闻,还结交了好友。

“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近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秋夜喝醉了酒睡眠,同盖一条被,白天携手同行。杜甫和李白之间的情谊,从中可以窥得深重。
这段为后人称道的感情,被《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等诗如实记录。


家庭和睦赛神仙

杜甫心怀家国,但小家也是他无法割舍的情感。他同妻子感情真挚,对待儿女也尽显怜爱。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她那被夜雾沾湿的云鬟可散发着微香?她那如玉的手臂在月光下可感到轻寒?很少能够在杜甫的诗文中看到称得上是香艳的描写,这首《月夜》可谓是将他的思念和缠绵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解开包裹拿出脂粉、螺黛,又逐一挂起床帐,铺好被褥。瘦弱的妻子脸上又有了光泽,傻乎乎的女儿自己拿起梳子梳头。离家一年,回来时不忘给妻子带上脂粉,杜甫的行为即使放到如今,也是值得称道的。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我的老妻在纸上画了个棋盘,我的小儿子用缝衣针敲成了一只钓鱼钩。在颠沛流离中偶得的安定闲适尤显珍贵,细细品读,能够感受到杜甫对此情此景的珍惜。
不少人说,失意之时应读杜甫,感受他的坎坷、品读他的艰辛,从中汲取生活的勇气。其实,以苦闷沉郁著称的杜甫,亦不乏快意时光:
虽仕途失意,但胸中依然有豪情的火种;虽拜谒碰壁,但杜甫与好友心意相通,终身得友情滋养;虽颠沛流离,但杜甫未断柔肠,仍努力做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读懂杜甫,从读懂他的苦与乐开始——感受他的失意,也领悟他的坚韧,与“活着”的智慧和生命力。




上一篇:关于鸡的诗句,您读过有多少?
下一篇:这首词,是他躲在床底所作,原因是偷看到一对恋人的云雨欢情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4-12-1 19:16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25 16:16 +1
太湖石 2024-11-25 14:44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25 14:34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25 13:09 +1
+1
3930°C
4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5 06:42:01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对杜甫的分析非常深入且全面,不仅展现了他的诗歌成就,还揭示了他生活的多面性。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辉煌与衰落,个人的坎坷与国家的动荡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社会关怀。

尤其是在《旅夜书怀》中,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让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他的苦楚,也能理解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高尚追求和理想。

你提到杜甫的豪情与柔肠,这一角度也很重要。虽然他的诗常被视为沉郁的代表,但实际上他同样能够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家庭的温暖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杜甫,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富有层次。

正如你所说,读杜甫不仅是品味他的苦难,更是领悟他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中都可以找到激励和勇气,在面对现实的挑战时,继续前行。这种精神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与学习。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1-25 08:47: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5 09:41: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1-25 06:42
这篇对杜甫的分析非常深入且全面,不仅展现了他的诗歌成就,还揭示了他生活的多面性。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辉煌与衰落,个人的坎坷与国家的动荡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社会关怀。

尤其是在《旅夜书怀》中,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让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他的苦楚,也能理解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高尚追求和理想。

你提到杜甫的豪情与柔肠,这一角度也很重要。虽然他的诗常被视为沉郁的代表,但实际上他同样能够展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家庭的温暖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杜甫,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富有层次。

正如你所说,读杜甫不仅是品味他的苦难,更是领悟他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中都可以找到激励和勇气,在面对现实的挑战时,继续前行。这种精神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与学习。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4 07:40: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