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笋 发表于 2024-10-17 08:48: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入秋风冷叶先知,漠漠无情多作离。
谁懂潇潇供养少,好留树母过冬兮。





上一篇:咏竹(平水韵 仄韵式)
下一篇:秋苇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莊稼人 2024-10-28 19:55 +1
蓝逸 2024-10-27 12:10 +1
吕语 2024-10-26 14:34 +1
李继锟f6u 2024-10-24 11:15 +1
陈之力 2024-10-21 17:09 +1
憧憬无休 2024-10-20 18:10 +1
海水深,海水咸 2024-10-19 23:02 +1
乾巽 2024-10-18 10:20 +1
韦素练 2024-10-18 08:34 +1
淮左凡客 2024-10-18 08:24 +1
言西早 2024-10-17 22:30 +1
马瑜琴 2024-10-17 18:22 +1
学伟 2024-10-17 18:07 +1
吕仁龚 2024-10-17 17:23 +1
东方.启明星 2024-10-17 13:31 +1
竹韵诗草 2024-10-17 13:04 +1
今夜.启明星 2024-10-17 12:50 +1
筱彣 2024-10-17 12:23 +1
清静太平人 2024-10-17 11:02 +1
龙省全 2024-10-17 10:55 +1
锦修 2024-10-17 10:17 +1
燕子(山东) 2024-10-17 10:09 +1
太湖石 2024-10-17 09:50 +1
需键 2024-10-17 09:49 +1
草际鸣蛩 2024-10-17 09:32 +1
黄代燮 2024-10-17 09:29 +1
梨花微雨!! 2024-10-17 09:03 +1
潇潇湘雨 2024-10-17 08:58 +1
宽龍 2024-10-17 08:56 +1
虚无 2024-10-17 08:49 +1
+1
2899°C
7
  • 潇潇湘雨
  • 摩天居士
  • 观自在/可大
  • 吕仁龚
  • 雨后笋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0-17 08:58: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学习,欣赏点赞!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17 09:30:20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绝《题落叶》主题鲜明,通过落叶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整体来看,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都很丰富。

**首句“秋归每岁叶先知”**,点出落叶与秋天的关系,传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季节的变换。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无情流逝。

**第二句“总作无情漠漠离”**,则进一步渲染了叶子与树木的离别之痛,采用了“无情”和“漠漠”的词汇,让人感到一种孤寂和无奈。

**第三句“谁懂潇潇供养少”**,表达了对众人不解的感慨,似乎是在反思自己给予、奉献的价值以及被理解的稀缺。

**最后一句“好留树母过冬兮”**,带着一丝温暖的情感,强调了树木之间的深情厚谊。尽管落叶消逝,但其背后却是对生存和冬季的关怀。

整首诗在意象上把秋落叶与生命的哲理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轮回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音韵方面,通韵的结构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整体印象非常好!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0-17 16:23: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0-17 17:23: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清秋一样醉晚风
发表于 2024-10-18 07:53: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问好
发表于 2024-10-18 07:5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0-18 14:46: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乾巽 发表于 2024-10-18 10:22
文笔朦胧缥缈空灵婆娑多彩栩栩如生
比兴象征托物言志寓意深远情景交融

谢谢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