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新诗/现代诗
| 诚信赢天下
楼主:
期盼远方
|
查看: 62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新诗/现代诗
›
诚信赢天下
[抒情]
诚信赢天下
[复制链接]
期盼远方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期盼远方
中级会员
主题
好友
855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85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47 积分
期盼远方
发表于 2024-9-15 17:56:36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62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为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讲的是以诚信赢天下,以诚信载山河。
春秋时期,孔子的门生曾参,
就为在孩子面前,兑现妻子的一句谎话,
杀了一头猪给儿子烤肉吃,
妻子质问他,他却说孩子虽小,我们说过的话一样得兑现,不能让孩子对我们失去信任。
童叟无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当今社会,
一位学生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
向老师借了一百元,才把学费凑齐。
三年以后,一个漆黑的夜晚,大雨滂沱,
他的学生敲开了宁静的家门,
以一副落汤鸡的面容出现在他面前,
还恩师这一百元钱时,
老师欣慰的落下了眼泪。
一个学生用三年时间,还了老师这份恩情,
还了这份再造之恩,
还不完恩师这滴水之恩…
难忘这风雨师生情啊!!
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成名,
那一定是我们的诚信赢得了天下。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霜秋的回味
下一篇:
秋夜里你拔动了诗歌的琴弦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9-15 22:56
+1
观自在/可大
2024-9-15 20:53
+1
梨花微雨!!
2024-9-15 18:13
+1
+1
63°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妈妈
[
古典诗词
]
山水之间
[
古典诗词
]
蝉思
[
古典诗词
]
荷塘
[
古典诗词
]
桃李满园
[
古典诗词
]
老屋
[
古典诗词
]
盐耙
[
新诗/现代诗
]
白弧
[
古典诗词
]
相思
[
古典诗词
]
期盼
[
古典诗词
]
悠闲
[
古典诗词
]
春天里
[
新诗/现代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9-15 1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歌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古今两个故事展现了诚信的深远影响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点评:
1. **主题明确**:诗歌围绕“诚信”这个主题,结合历史和现实的例子,使得主题更加鲜明和有说服力。
2. **结构清晰**: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先从古代的孔子弟子实例切入,再转向现代学生的故事,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对比,突显诚信的跨时代价值。
3. **情感真挚**:从“杀了一头猪给儿子烤肉吃”的故事到“以一副落汤鸡的面容”还钱的情节,都让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和责任感。这种亲情和师生情深刻打动人心。
4. **语言简练**:整体用词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恰到好处地传达了情感和意义,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共鸣。
5. **文化背景**:提到“童叟无欺”等传统美德,增强了诗歌的文化深度,让读者不仅感受到情感,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底蕴。
建议:可以考虑在诗的结尾加强总结,进一步强调诚信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或者引入一些哲理性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思考深度。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诗,触动了人们对诚信的思考,值得赞扬!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诗国11周年庆,AI评论功能免费开放5天给全员使用体验)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