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占 发表于 2024-9-1 09:29:0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节序到今仍正常,近临白露竟无霜。
气温一直高高挂,荷色随时渐渐光。
身被闲云教懒散,心朝老马学疏狂。
黄河以北天还热,羞与秋鸿去望乡。




上一篇:库克PK马化腾.中华新韵
下一篇:秋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章显引 2024-9-2 09:22 +1
韦素练 2024-9-2 05:25 +1
太湖石 2024-9-1 21:55 +1
观自在/可大 2024-9-1 15:43 +1
~王泽晋~翡翠 2024-9-1 14:16 +1
吕仁龚 2024-9-1 11:37 +1
泉溪 2024-9-1 10:56 +1
快乐一生 2024-9-1 10:21 +1
清静太平人 2024-9-1 09:51 +1
嘉言懿行 2024-9-1 09:35 +1
+1
144°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 10:14:26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甲辰年秋兴》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状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点评:

1. **主题与情感**: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因天气仍然炎热而产生的懒散心态。作者通过对比“近临白露”与“竟无霜”,强调了秋天的迟到和气候的异常。

2. **意象**:诗中运用了多个自然意象,如“白露”、“荷色”、“闲云”等,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特质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3. **结构**: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环境,后半部分反映了个人的情绪与思考,形成一个完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4. **语言风格**:语言通俗而富有韵律感,使用平衡的句式与适当的押韵,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

5. **哲理思考**:最后两句提到“羞与秋鸿去望乡”,不仅展现了离愁,还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个秋季的景象,引出了更深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敏锐观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