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诗草 发表于 2024-8-26 06:08: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诗说】
静安重稳本相生,
燕处超然何必争?
躁动轻浮因欲起,
万乘难却底心惊。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诗释】
重是轻的根本,
静是躁的主宰。
君子终日出行,
离不开辎重物材。
虽处荣华胜景,
也能超然物外。
为什么万乘之国的君主,
治理天下却如此轻率?
轻浮则根基不稳,
躁动则江山危殆。

【小思考】
        泰山之重,洪水不能撼动;鸿毛之轻,微风即可吹拂。静者沉得住气,故稳;躁者安不下心,故浮。沉静与浮躁,稳重与轻率,看似一目了然,高下立判,但要做到沉稳不躁却是何其艰难。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身为万乘之主的权贵,何等雄心勃勃,牛气冲天,却因心浮气躁,轻举妄动,而不得善终。而修养到家的君子,虽然也离不开基本物质需求,但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却能燕处超然,不失根本。何故?心底之别也!利欲容易熏心,淡泊则可洗心。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一方面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的话,人为什么要活着?怎么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另一方面,欲望太多、无限膨胀的话就成了负担,终将迷失本心而不知所归。寡欲养心,其实就是人的期望值管理,唯有不忘初心,管住野心,不失重心,才能任尔世事万殊,静躁不同,我自波澜不惊,气定神闲,行稳致远。

【联语】
事在人为知任重,
境由心造植根深。








上一篇:还是当初那段春
下一篇:还是当初那段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肖向阳 2024-8-27 07:37 +1
太湖石 2024-8-26 22:52 +1
蓝逸 2024-8-26 22:45 +1
刘玉巧 2024-8-26 14:54 +1
祁光明 2024-8-26 11:14 +1
刘小元 2024-8-26 10:56 +1
孤岛井蛙 2024-8-26 09:47 +1
金祥文 2024-8-26 09:14 +1
冰心陈 2024-8-26 09:00 +1
梨花微雨 2024-8-26 07:43 +1
梁焕群 2024-8-26 06:09 +1
+1
2862°C
2
  • 摩天居士
  • 肖向阳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26 06:36:49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以《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为基础,深入探讨了“重”与“轻”、“静”与“躁”的哲学。通过对君子的描绘,强调了沉稳的重要性,对比了高位者的轻率与稳重的修养。

### 诗品解析

**主题**:诗中讨论了重与轻、静与躁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君子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根基的稳重,即使在面对外界荣华时也不失本心。

**意象**:
- **重与轻**:重象征着根基的稳固,而轻则容易导致失去根本。
- **静与躁**:静代表着内心的安定,躁则是浮躁与不安的表现。

**教义**:通过对君子与权贵的对比,引发读者思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寡欲与淡泊。

### 小思考的启示
诗中提到的“寡欲养心”理念,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应适度管理自己的欲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维持清晰的判断力和方向感。

### 联语提炼
“事在人为知任重,境由心造植根深。”这两句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心态对环境的塑造作用,强调了根深才能树大,心定才能行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德经》深刻哲理的阐释,引导我们反思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浮华之间的关系。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8-27 07:37: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学习知识!欣赏美字,感受诗家多才多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