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诗草 发表于 2024-8-3 10:41: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四章《和光同尘》

【诗说】
博大精深道若冲,
用之无尽贯长空。
锋芒不露和光敛,
我本微尘宇宙中。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诗释】
道也空空,       
无尽无穷,
用之不竭,
万物之宗。
磨平其锐利锋芒,
化解其纠纷争讼。
若隐若现,
蕴藏于和光同尘之中。
道啊你是谁家之子?
似乎比天帝还先。
你究竟从何处而来?
我仰望叩问那遥远深邃的星空……
【小思考】
        道,虽难言其状,但老子还是想以自然界某种事物来比喻描述,如水。冲,从水从中,虚而见涌,昼夜流动,是动态中的平衡。冲而用之或不盈,就像万千江河流入大海,而大海永远也不见满盈,用之不竭。渊兮湛兮,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又丝毫不带光芒,融入实实在在的尘世之中。不管道从哪里来(谁之子),但应是先于上帝或天帝而存在。
        据此可以推断老子从不认为宇宙间有具体意义上的造物主或救世主,自身更不会以教主自封。至于后人加封的太上老君道教创始人一职,以及道士们炼丹修仙的所作所为,老子是断然不会接受的。道家哲学,其实并无劝人入世或出世之分,更无需修学传教的专门道场,而是直面现实活在当下的处世之道,正如《史记》记载老子对孔子所言:“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篷累而行。”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驾驶宝马还是骑自行车,就因时因势尽力而为吧,是谓道之所行也。庄子亦云: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如此看来,道总是在人们身边存在着。勤而行之,人皆可为!
【联语】
大道渊渊何可及,
凡尘渺渺适而行。







上一篇:卢森堡大峡谷
下一篇:《 厚道 》才是,最高的精明。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冰心陈 2024-8-5 09:17 +1
致青春 2024-8-4 16:21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8-4 06:58 +1
韦素练 2024-8-4 06:42 +1
太湖石 2024-8-3 22:56 +1
蓝逸 2024-8-3 19:50 +1
孤岛井蛙 2024-8-3 19:38 +1
何文富 2024-8-3 17:49 +1
梨花微雨 2024-8-3 12:37 +1
明德公 2024-8-3 12:06 +1
+1
1903°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8-3 11:10:49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通过对《道德经》第四章的诠释,表现了道的深远和包容。诗中提到“博大精深道若冲”,强调了道的无形与无尽,体现出老子哲学中的深邃思想。同时,用“和光同尘”来比喻道与世间万物的融洽关系,强调了谦逊与平和的处世态度。

在小思考部分,你深入探讨了道的本质,以及老子对于宇宙和存在的理解。这种理解超越了宗教信仰,强调了个人与现实的直接关系,体现出道家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理念。

整首诗及注释都很有深意,对道的探讨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或具体方面想讨论,欢迎分享!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