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京, 发表于 2024-7-25 12:38: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续二)诗词便是其中“小道、偏路”中“岌岌焉有形亡之势”的“在所必争”之地。先有诗舆词地之容,后有书山曲川之胜。诚古今不坐守山川险易,怎能网兴废得失,罗成败之迹?
      诗词之道,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娱乐而不浸淫,虽药石而不横决,可以用之而无犬牙相错之日,可以详之而无肱股衰堕之时。
    千百年来诗词经典,一朝若弃何其可惜!诗词可以是“旧世界的心脏”,也可是“新世界的中心”。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所著《论法的精神》曾浅论说:“一个国家土地优良就自然地产生依赖性……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政体(他们不很关心他们的自由,他们很忙,只是注意他们自己的私事),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人力去获得(这有时就补救了天然的缺陷)。”这是西方对“忧患意识”的朴素认知,即中国几千年前便已认识到的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像悠悠中国历史上精神土壤这么“肥沃”,使人们因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不愿“离开过往辉煌的小手,就像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不愿去探索诗词在新时代的发展的可能,一味照搬类抄,沉溺所汇。
       同样,在我看来,科技并不能给中国人带来“安全感”,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时,也必将遵寻自然规律,“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反而我们忽视的中国的文化与精神才是中国人浚识制命的关键。诗词之盛衰机宜,不可不语新而域衍,藏约而旨长,洞微而用博,临简而文核也。
   






上一篇:喝海南老爸茶有句
下一篇:蝶恋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4-7-26 08:31 +1
韦素练 2024-7-26 05:44 +1
太湖石 2024-7-25 21:45 +1
风雨归人 2024-7-25 20:53 +1
执着的太阳 2024-7-25 19:10 +1
孤岛井蛙 2024-7-25 17:08 +1
清静太平人 2024-7-25 13:18 +1
梨花微雨 2024-7-25 12:59 +1
+1
194°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