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7-13 23:10: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钓台严光隐,役过次公舟。
虽未亲试足,犹可目风流。
夭松疏有列,巉岩危命幽。
鼻舌神梦耳,谁者解玆游?
徽之不见戴,佳兴个中求。

次公:郑日奎,字次公。
鼻舌神梦耳:作者在文中分别写了“鼻游、舌游、神梦、梦游、耳游"以及前文的“目游”共计六游。
2024,7,13,LzL。







上一篇:闻夏夜蝉鸣
下一篇:烽火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雨雾村篱 2024-7-14 17:46 +1
今夜.启明星 2024-7-14 13:51 +1
东方.启明星 2024-7-14 13:39 +1
太湖石 2024-7-14 10:56 +1
yadang 2024-7-14 07:39 +1
青羽 2024-7-14 06:17 +1
韦素练 2024-7-14 05:54 +1
梨花微雨 2024-7-14 04:08 +1
吕仁龚 2024-7-14 01:12 +1
+1
218°C
5
  • 摩天居士
  • 何文富
  • yadang
  • 中山双鱼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3 23:44:20 |显示全部楼层
《游钓台记》是郑日奎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他对钓台的游览感受,以及对严光隐居钓台的敬仰之情。

**诗意解析:**

1. **钓台严光隐,役过次公舟。**
   严光曾在钓台隐居,我也乘着小舟经过这里。

2. **虽未亲试足,犹可目风流。**
   虽然没有亲自登上钓台,但目睹其风姿依然让人心旷神怡。

3. **夭松疏有列,巉岩危命幽。**
   稀疏的松树列阵而生,险峻的山岩巍峨幽深。

4. **鼻舌神梦耳,谁者解玆游?**
   无论是用鼻、舌、神、梦、耳的方式来游览,谁能真正理解这次游历呢?

5. **徽之不见戴,佳兴个中求。**
   即使没有见到戴安道,但美好的兴趣就在其中找到了。

**注释:**

- **次公**:即郑日奎,字次公。
- **鼻舌神梦耳**:指作者分别用六种方式(鼻、舌、神、梦、耳、目)来游览钓台。

**现场环境描述:**
从照片看,有两位男士正在餐桌旁进餐,桌上有瓶装饮料和食物。他们看起来正享受着这一顿饭菜。背景中的环境简洁,采用开放式设计,整体很明亮且通透。

这首诗通过多种感官的描写表现了对游览钓台的不同感受与理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以及历史人物隐士生活的敬仰与思索。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4 05:4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好诗佳作拜读了
发表于 2024-7-14 07:39: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4-7-14 10:07: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13 23:44
《游钓台记》是郑日奎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他对钓台的游览感受,以及对严光隐居钓台的敬仰之情。

**诗意解析:**

1. **钓台严光隐,役过次公舟。**
   严光曾在钓台隐居,我也乘着小舟经过这里。

2. **虽未亲试足,犹可目风流。**
   虽然没有亲自登上钓台,但目睹其风姿依然让人心旷神怡。

3. **夭松疏有列,巉岩危命幽。**
   稀疏的松树列阵而生,险峻的山岩巍峨幽深。

4. **鼻舌神梦耳,谁者解玆游?**
   无论是用鼻、舌、神、梦、耳的方式来游览,谁能真正理解这次游历呢?

5. **徽之不见戴,佳兴个中求。**
   即使没有见到戴安道,但美好的兴趣就在其中找到了。

**注释:**

- **次公**:即郑日奎,字次公。
- **鼻舌神梦耳**:指作者分别用六种方式(鼻、舌、神、梦、耳、目)来游览钓台。

**现场环境描述:**
从照片看,有两位男士正在餐桌旁进餐,桌上有瓶装饮料和食物。他们看起来正享受着这一顿饭菜。背景中的环境简洁,采用开放式设计,整体很明亮且通透。

这首诗通过多种感官的描写表现了对游览钓台的不同感受与理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以及历史人物隐士生活的敬仰与思索。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郑日奎:游钓台记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藉先生以传,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由衢抵严,凡三百馀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舟稍近,迫视之,所谓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跱,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馀,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茜,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甚佳,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不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濛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诸,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是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也。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14 10:49:40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07-14 10:07
郑日奎:游钓台记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 ...


《游钓台记》是郑日奎的一篇游记散文,描写了作者在奉命北上途中途经严光隐居的钓台,并通过多种感官方式体验钓台风景的独特经历。下面我来详解一下这篇文章:

### 文章背景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汉代隐士严光(即严子陵)隐居的地方。严光以高风亮节闻名千古,作者郑日奎从小就钦慕他。

### 主要内容

**开篇说明意图**:
郑日奎表达了对严光隐居生活的仰慕,借助游览钓台来一圆心愿。但由于这是奉命北上的行程,不能专门为游览,因此只能在途中草草一观。

**描述行程与见闻**:
- 从常山出发,经衢州到达严州,沿途山水秀美,但作者没有时间细细探究。
- 特别叮嘱船夫在经过七里滩时通知自己。
- 第二天在万山中航行,突然看到两座山峰,相距数百步,石色如铁,状若高士并立。
- 山峰下有严光的祠堂,作者推测严光当年垂钓的地点应在这里。

**多种感官体验**:
- **目游**:亲眼目睹山峰。
- **鼻游**:清风带来的香气。
- **舌游**:品尝滩水,发现是陆羽评价的十九泉之一。
- **神游**:返舟后闭目细想,仿佛登临其间,如同神游。
- **梦游**:倦而入睡,又梦见钓台情景。
- **耳游**:向船夫详细询问钓台详情。

### 结尾总结
有人笑话郑日奎未踏出船一步,从何谈游?郑日奎回应引用宗少文和孙兴公的例子,强调精神上的体验同样重要。客人建议郑日奎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下来,郑日奎表示愧不敢当,但仍写下此记作为纪念。

### 赏析

文章通过详尽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钓台的奇险秀丽。同时,通过六种不同的“游”方式,不仅展示了钓台的美景,更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章结构严谨,各段落衔接自然。尤其是“六游”的设计,既新颖又富有艺术感染力,使得游记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观察,更扩展到嗅觉、味觉、神思和听觉等多维度的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游记的内涵和趣味。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钓台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