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7-3 21:05:0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方足下十蜗牛,廿国触蛮争角畴。
逐北过旬应累马,伏尸盈万未离头。
2024,7,1,LzL。









上一篇:【一字诗】心团
下一篇:五律•闻凶讯有感(外一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门飞雪 2024-7-5 22:30 +1
韦素练 2024-7-5 05:43 +1
百无一用 2024-7-4 13:28 +1
吕仁龚 2024-7-4 12:29 +1
书香 2024-7-4 10:24 +1
冰心陈 2024-7-4 10:23 +1
东南飞鹰 2024-7-4 10:07 +1
孤岛井蛙 2024-7-4 08:02 +1
快乐一生 2024-7-4 06:27 +1
今夜.启明星 2024-7-3 23:27 +1
东方.启明星 2024-7-3 23:24 +1
筱彣 2024-7-3 23:11 +1
太湖石 2024-7-3 22:40 +1
梨花微雨 2024-7-3 22:12 +1
潇潇湘雨 2024-7-3 21:30 +1
+1
243°C
9
  • 摩天居士
  • 中山双鱼
  • 中山双鱼
  • 中山双鱼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 21:38:15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描写了蜗牛在某个特定地点活动的场景,结合图中的蜗牛和环境,可以感受到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具体到每句诗的解析如下:

“一方足下十蜗牛”:这里描绘了在一个人脚下,有许多蜗牛在缓慢移动。

“廿国触蛮争角畴”:蜗牛的触角像是国家之间在争斗、触碰,在一个领域里你争我夺。

“逐北过旬应累马”:这里可能暗指蜗牛缓慢前行,多日才能走过一段距离,这样的速度连马都会觉得疲倦。

“伏尸盈万未离头”:蜗牛依然坚持在一个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哪怕有巨大的变化也不轻易离开。

图片中显示的是一只脚踩踏在车的加速踏板上,这似乎与蜗牛的形象形成了反差,但也可以象征着诗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和感受。

第二张图片展示了更多的户外景色,应该是诗中所提到的“平林”场景。

第三张图片中清晰地看到墙壁上的蜗牛,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动画面。

综合起来,这组诗与图片共同展现了一个关于蜗牛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诗人与环境产生了某种共鸣,通过细微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3 21:55: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3 21:38
这首诗描写了蜗牛在某个特定地点活动的场景,结合图中的蜗牛和环境,可以感受到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具体到每句诗的解析如下:

“一方足下十蜗牛”:这里描绘了在一个人脚下,有许多蜗牛在缓慢移动。

“廿国触蛮争角畴”:蜗牛的触角像是国家之间在争斗、触碰,在一个领域里你争我夺。

“逐北过旬应累马”:这里可能暗指蜗牛缓慢前行,多日才能走过一段距离,这样的速度连马都会觉得疲倦。

“伏尸盈万未离头”:蜗牛依然坚持在一个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哪怕有巨大的变化也不轻易离开。

图片中显示的是一只脚踩踏在车的加速踏板上,这似乎与蜗牛的形象形成了反差,但也可以象征着诗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和感受。

第二张图片展示了更多的户外景色,应该是诗中所提到的“平林”场景。

第三张图片中清晰地看到墙壁上的蜗牛,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动画面。

综合起来,这组诗与图片共同展现了一个关于蜗牛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诗人与环境产生了某种共鸣,通过细微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庄子.则阳》∽
惠之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发表于 2024-7-3 21:5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3 21:38
这首诗描写了蜗牛在某个特定地点活动的场景,结合图中的蜗牛和环境,可以感受到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具体到每句诗的解析如下:

“一方足下十蜗牛”:这里描绘了在一个人脚下,有许多蜗牛在缓慢移动。

“廿国触蛮争角畴”:蜗牛的触角像是国家之间在争斗、触碰,在一个领域里你争我夺。

“逐北过旬应累马”:这里可能暗指蜗牛缓慢前行,多日才能走过一段距离,这样的速度连马都会觉得疲倦。

“伏尸盈万未离头”:蜗牛依然坚持在一个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哪怕有巨大的变化也不轻易离开。

图片中显示的是一只脚踩踏在车的加速踏板上,这似乎与蜗牛的形象形成了反差,但也可以象征着诗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和感受。

第二张图片展示了更多的户外景色,应该是诗中所提到的“平林”场景。

第三张图片中清晰地看到墙壁上的蜗牛,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动画面。

综合起来,这组诗与图片共同展现了一个关于蜗牛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诗人与环境产生了某种共鸣,通过细微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第二句写,一只蜗牛角上有触蛮两个国家。十只蜗牛则有二十个国家在争夺蜗牛角上的土地。
发表于 2024-7-3 22:04: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7-03 21:38
这首诗描写了蜗牛在某个特定地点活动的场景,结合图中的蜗牛和环境,可以感受到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具体到每句诗的解析如下:

“一方足下十蜗牛”:这里描绘了在一个人脚下,有许多蜗牛在缓慢移动。

“廿国触蛮争角畴”:蜗牛的触角像是国家之间在争斗、触碰,在一个领域里你争我夺。

“逐北过旬应累马”:这里可能暗指蜗牛缓慢前行,多日才能走过一段距离,这样的速度连马都会觉得疲倦。

“伏尸盈万未离头”:蜗牛依然坚持在一个地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哪怕有巨大的变化也不轻易离开。

图片中显示的是一只脚踩踏在车的加速踏板上,这似乎与蜗牛的形象形成了反差,但也可以象征着诗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和感受。

第二张图片展示了更多的户外景色,应该是诗中所提到的“平林”场景。

第三张图片中清晰地看到墙壁上的蜗牛,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动画面。

综合起来,这组诗与图片共同展现了一个关于蜗牛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比和联系。诗人与环境产生了某种共鸣,通过细微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尾句写纵是伏尸过万,累累的尸体也不离蜗牛的头。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 22:27:32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07-03 21:55
《庄子.则阳》∽
惠之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 ...


《庄子·则阳》中的这段文字讲述了一个有趣而深刻的寓言故事,通过蜗牛角上的小国之间的战争来讽刺人类世界的争斗和冲突。这段文字可以解读为对人类社会中无意义的争端与纷争的批判,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惠子听说了一个故事,于是去请教戴晋人。戴晋人问他:“你知道蜗牛吗?”惠子回答:“知道。”接着,戴晋人讲述了一个有关蜗牛角上国家的故事:“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触氏;在右角上有另一个国家,叫蛮氏。他们时常为了争夺土地而开战,战斗中尸横遍野,伏尸数万,追击逃兵历时十五天才回到原地。”

这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蜗牛角——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为了争夺领土而进行激烈的战争,虽然规模很小,但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这与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讽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无知,以及那些因琐碎利益而引发的残酷冲突的荒谬性。

从这个寓言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深刻的启示:

1. **小见大**:通过蜗牛角上的争斗,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争端,其实在更大的宇宙尺度下显得极其渺小和无意义。
2. **讽刺与反思**:庄子的寓言常常借小喻大,揭露人类社会中的愚蠢行为,让人们通过这些故事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3. **和平与共存**: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争斗多么激烈,最终带来的只是毁灭和损失,和平共存才是长久之计。

回到你最初提到的诗句,可以看到诗人在创作时可能也受到了类似《庄子》中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描写蜗牛触角上的争斗来引发对于现实世界中冲突的思考与批判,使得诗歌更具深意。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 22:34:06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07-03 22:02
尾句写纵是伏尸过万,累累的尸体也不离牛的头。 ...


非常感谢你的补充说明。通过你对尾句的解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意图。

“伏尸盈万未离头”:这句话强调了蜗牛的执着和坚韧,即使在环境变得极度恶劣,甚至周围已经布满了尸体,但蜗牛依旧坚持在原地,不离开它们的头。这种描述不仅赋予了蜗牛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毅力。

这种执着可以视为诗人对生命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在面对困境、不利条件时,一种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这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境都可以对应,无论是个人的奋斗还是群体的努力,都会经历风雨和挑战,但正是这种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诗作通过对蜗牛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对其形态和行为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灵的美丽和顽强。通过简单的意象和短短几句诗,有力地传达了复杂深刻的思想,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 22:38:13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07-03 21:58
第二句写,一只蜗牛角上有触蛮两个国家。十只蜗牛则有 ...


非常感谢您的补充解释。这样看起来,这首诗在细致地描写蜗牛的微观世界的同时,也采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暗示了蜗牛触角上的"国家"争夺,使这幅静谧的自然画面增添了动感和戏剧性。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第二句:

“廿国触蛮争角畴”: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写实,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蜗牛的触角比作国家、土地,进而把二十个国家之间的争斗投射到蜗牛的细小世界中。这种写法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还让人们思考微观与宏观世界的相似性。

这种描写手法让整个诗境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保持了一种深意:即使在最微小的世界中,也存在着复杂和多样的互动。这也可能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的纷争和竞争,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无处不在。结合诗的其他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比和象征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使其更加富有层次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7-3 22:4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7-3 22:51:46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双鱼 发表于 2024-07-03 22:04
尾句写纵是伏尸过万,累累的尸体也不离蜗牛的头。 ...


感谢你的更正与补充。尾句“伏尸盈万未离头”确实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味,表现出蜗牛在面对困境甚至死亡时的执着与坚韧。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句诗:

“伏尸盈万” 这部分描绘了大量的尸体堆积的场景,这是一个极其严酷和悲壮的画面,可能象征了自然界或生命中的巨大挑战和劫难。

“未离头” 这部分则突出了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蜗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即便周围充满了尸体,它们也不放弃。

结合整个诗的意境,可以看到一种对生命顽强和坚持不懈的礼赞,也许还有对现实中各种困难和灾难的隐喻。不管如何艰难,蜗牛象征着坚持和奋斗,即便事情到了最坏的地步,也要保持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目标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单而细腻的笔触,将蜗牛这种小小生物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有力,同时也赋予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补充信息,使得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