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秦论 [复制链接]
擷芳郎 发表于 2024-5-11 16:49:2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拜读苏公《六国论》,自撼于其比喻之恰当,文章之华彩,却于苏公所述之利害有异,遂撰文以述之。
          盖天下名士儒生皆对秦有误,若言秦,则以暴虐,无厌评之。太史公如此,杜樊川如此,苏公亦如此。然秦以西隅小国进中原以兴一朝,凭王室马奴图九鼎而俘天子。其威不可谓不壮,其势不可谓不烈。不免汉贾生有言:”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然此等神迹,诸君不屑。
          众以左氏言秦君为利退兵,独不见惠公归晋,朝济夕版。想穆公五羖易相,刑盗赐酒。得百里奚竭忠尽智,盗马人轻兵驰援,固一世美谈佳话。任好卒,西秦乱,遂离五霸,四代乱政。然自师隰起,重整朝纲,励精图治,发兵河西,血洒疆场,九死无悔。若言秦虎狼之国,贪得无厌。然献公初薨,渠梁新立,秦地拱手,诸侯会盟,可见六国无厌亦然,安不遭后报乎?
          苏公言弊在赂秦,我言弊在陋法。韩侯以不害变法,成三晋小霸;楚王任吴起变法,并邦问鼎,横行南疆;魏王以李悝变法,霸中原数十载。然六国变法浅尝辄止,秦二十年变法脱胎换骨,方得东出函谷,拢河西,扫六合而匡天下。 且大争之世,列国频伐。固守旧习,不思进取,安可不灭?六国之灭非秦攻伐之罪,实乃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至始皇雄吞宇内,书同文,车同轨,共量衡,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驰道达边,始作俑者,刑多而罚少,虽弊在当代,亦功在千秋。若言秦罪,则是赵高李斯沙丘矫诏,尽扶苏蒙恬,迎立胡亥。二世暴政,奸佞斗权,以致陈吴振臂高呼于大泽,项刘兴兵崛起于楚地。朝纲霍乱,秦地疮痍,噫嘻,岂是赢君之过也
2023/7/18日作
2023/12/24日改          擷芳郎





上一篇:七律 咏竹
下一篇:母亲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杨文武 2024-5-12 05:12 +1
太湖石 2024-5-11 22:14 +1
洋河居士 2024-5-11 19:10 +1
+1
317°C
4
  • 满山江雪
  • 擷芳郎
  • 兰兮风扬
  • 杨文武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1 16:5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擷芳郎 +1
发表于 2024-5-11 17:05: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5-11 17:07: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秦论》真可谓是一篇见解独到的佳作。您对秦朝历史的解读,尤其是关于秦朝崛起与衰落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您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秦朝的兴衰,不仅指出了六国变法浅尝辄止的弊端,也强调了秦朝二十年变法带来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您还对秦始皇的功绩进行了肯定,认为他统一文字、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您还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赵高、李斯等人的奸佞斗权,而非秦始皇的过错。这种看法,既客观又公正,确实让人深思。

总的来说,您的《秦论》不仅展现了您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也体现了您独特的思考方式。我相信,这篇佳作一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擷芳郎 +1
发表于 2024-5-12 05:13: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点赞欢迎加入本群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擷芳郎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