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漱流 发表于 2024-5-10 10:36:0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乌衣门巷夕阳秋,朋侣相携遂此游。
     两晋诸贤千载仰,六朝遗迹万人讴。
     江山更迭思无限,王谢兴衰话不休。
     昔日衣冠今若在,未知能否入名流。


赏析
乌衣巷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是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首联写作者于秋日的傍晚与朋侣共游乌衣巷,夕阳的时序和秋的节令特点为此诗定下了沧桑悲凉的主基调。
颔联追念乌衣巷往日的辉煌。乌衣巷在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在晋代是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与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后世之人再游乌衣巷,睹景思怀,无不为其曾经的风流光鲜而景仰、讴歌。
颈联作者大发感慨。历经千年的沧桑,江山数经更迭,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王谢之家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江山代谢、豪门兴衰,留给人们的是对历史潮流的不尽思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不休谈资。
尾联一个设问,吊起读者胃口。昔日那些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如放在当今,是否还能入得了名流吗?这一问,引人无限遐思,句尽而意绵。此首七律构思精巧,布局合理,气脉顺畅,运笔娴熟,出得了古,入得了今,堪称古迹踏游感怀之佳制。(霍庆来)




上一篇:香港紫荆花
下一篇:浪淘沙(双调小令)唢呐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5-11 22:39 +1
清静太平人 2024-5-10 21:08 +1
墨庄 2024-5-10 11:45 +1
唐桂林 2024-5-10 11:41 +1
吕仁龚 2024-5-10 11:27 +1
潇潇湘雨 2024-5-10 11:09 +1
泉溪 2024-5-10 10:50 +1
山水如画 2024-5-10 10:43 +1
满山江雪 2024-5-10 10:40 +1
+1
519°C
3
  • 兰兮风扬
  • 潇潇湘雨
  • 枕石漱流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5-10 10:3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律·游乌衣巷有感》通过描绘乌衣巷的古老与沧桑,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世事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联“乌衣门巷夕阳秋,朋侣相携遂此游”为全诗奠定了沧桑悲凉的主基调,描绘出秋日傍晚与朋友共游乌衣巷的场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古老的巷陌上,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悠长的氛围。

颔联“两晋诸贤千载仰,六朝遗迹万人讴”则追述了乌衣巷昔日的辉煌。作为晋代王谢两大家族的宅第,乌衣巷曾走出了众多文化巨匠,其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为后世所景仰和讴歌。

颈联“江山更迭思无限,王谢兴衰话不休”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豪门兴衰的感慨。江山数经更迭,王谢之家也早已风光不再,留下的只是后人无尽的思索和谈资。

尾联“昔日衣冠今若在,未知能否入名流”则以一个设问收束全诗,引人深思。作者设想如果昔日的达官贵人活在当下,是否还能跻身名流之列,这一问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关照。

整首诗构思精巧,布局合理,气脉顺畅,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作者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和历史的追忆,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兴衰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枕石漱流 +1
发表于 2024-5-10 11:1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枕石漱流 +1
发表于 2024-5-10 13:3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潇潇湘雨 发表于 2024-05-10 11:10
拜读学习,欣赏点赞!

谢谢老师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