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浅评王正武老师的《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 楼主: 天在水 |查看: 23815|回复: 1
天在水 发表于 2024-5-9 09:26:2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作者/王正武
——回到老屋,有感而做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他们用自己的方正,做了老屋
用自己的圆,做了磨
用一动不动的忠诚,看家护院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他们举起了炊烟,收容了笑声,把日子的粗粝一圈又一圈磨细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他们的皱纹越来越深,长满了荒草的胡须,流着苔藓的泪
有的一夜间躺平,再也扶不起自己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在每一次迁徙中
他们变成故乡的遗址,历史的废墟

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一个诗人经过
他们认出了他儿时的样子:
孤独,木讷,胆怯,顺从,伶仃
像久违的亲人
向他伸出苍老的手

(写于24年2月17日下午)

浅评王正武老师的《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

       王老师的这首诗被加精,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一、诗中人

     第一节,那些“方正的”“滚圆的”石头像极了生活在这里的人。这些人和建起房子的石头一样,扎根于此,畅想未来。第二节,“举起炊烟”“是他们的一日三餐,“收容笑容”是他们的平生所愿,“把粗粝的日子一圈一圈地磨细”,是他们的唯一目标。第三节,“皱纹”“荒草”“苔藓”“再也扶不起自己”是他们美好愿望的无望后续,是他们勤劳耕耘的悲惨结局,因为他们在社会的行进中走丢了,跟随他们的除了贫穷还是贫穷,除了闭塞还是闭塞,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第四节,“遗址”“废墟”就是他们的现状,他们已经和时代彻底分离了,他们和时代隔着十万八千里。最后一节,“孤独,木讷,胆怯,顺从,伶仃”是他们现在仅存的样子。

       王老师的这首诗,借物喻人,石头陪着屋里的主人,经风雨,历秋霜,直至现在变成历史的废墟,落满岁月的尘埃,无人问津。

二、诗中情

      第一节,“用一动不动的忠诚,看家护院”,“忠诚”是褒扬,褒扬他们用忠诚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一心一意的做着自己的一日三餐。第二节,“把日子的粗粝一圈又一圈磨细”,“粗粝”“磨细”是肯定,肯定他们用认真耕耘着平淡的日子。第三节,“他们的皱纹越来越深,长满了荒草的胡须,流着苔藓的泪”,“越来越多”“长满”,“流着”是担忧,担忧他们日子瘦弱,内心荒芜。第四节,“他们变成故乡的遗址,历史的废墟”,“变成”是痛苦,痛苦他们被遗弃,被忘记。最后一节,“像久违的亲人/向他伸出苍老的手”“亲人”“伸出”是同情,是悲悯,是渴望,渴望他们的好日子一日千里。

       在诗中,王老师借物抒情,借描写石头,回忆过去,多种复杂的感情喷涌而出,不一而足。
     
       王老师用温情之心,良心之笔,暖了那些石头,暖了那些百姓,也暖了我们这些读者。我也希望在诗人“你能不能说出这些石头”的反复求问中,有人能听到,能听懂。





上一篇:十二首豪放诗词,尽显英雄气概
下一篇:水调歌头《送辞职战友》的赏析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正武 2024-5-10 19:00 +1
今夜.启明星 2024-5-9 16:02 +1
宽龍 2024-5-9 12:51 +1
小草青青 2024-5-9 11:42 +1
太湖石 2024-5-9 10:45 +1
清静太平人 2024-5-9 10:00 +1
洋河居士 2024-5-9 09:43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3815次
+1
23816°C
1
  • 王正武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5-9 18:3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被你掰开又揉碎,从诗中人和诗中情两个角度去再度分析,解开了以物喻人和借物抒情的深厚内涵。谢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