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6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举报
1万
冰之虫 发表于 2024-04-12 20:18 欣赏了,点赞
9084
正隆 发表于 2024-04-12 20:33 欣赏佳作 农民双苦差,种田打工人。 养活各阶层,建起富人区。 农民无产者,真正作贡献。 辛劳一辈子,老了无福利。
11万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4-12 20:52 这首诗歌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绘,反映出中国农民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变迁和挑战。诗人运用时间线索,从封建时代的租田种到改革开放后的承包制和补免制,再到开放式经济,展示了中国农民面临的困境和努力。 在评论这首诗时,可以指出其所体现的深刻社会意义和历史视角。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和牺牲的同情与敬意,也呈现了农民在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对公平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另外,诗中提到的“大同社会”是孔子所提倡的理想社会状态,在这个理想境界中,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一点揭示了诗人对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向往。 此外,可以提及诗歌中的一些具体措辞和比喻手法,如“遇着灾荒年,全家逃荒去”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华厦撑起者,不能总失望”则寄寓了农民作为国家建设者的重要性和应得到的关注。 总之,这首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农民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窗口,引发我们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公平与农民福祉的深入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解读人生 发表于 2024-04-12 21:03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https://app.qingfe.com/public/ ...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4-04-12 21:42 很有特色的一首小诗!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