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宗 发表于 2024-4-11 07:09:3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墨海行舟桃李痕,远乡近壤掘穷根。
春蚕不死丝犹吐,造就英才护国门。
24.04.11 (397)





上一篇:清韵原创诗词歌赋
下一篇:暮年(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多仁 2024-4-12 20:29 +1
青竹 2024-4-12 17:46 +1
悟空无 2024-4-12 06:58 +1
潇风涵雨 2024-4-11 22:57 +1
yadang 2024-4-11 21:22 +1
太湖石 2024-4-11 20:55 +1
冰之虫 2024-4-11 20:21 +1
淮左凡客 2024-4-11 19:50 +1
清静太平人 2024-4-11 19:37 +1
黑白分明 2024-4-11 17:48 +1
今夜.启明星 2024-4-11 17:21 +1
东方.启明星 2024-4-11 17:07 +1
澎湃 2024-4-11 16:45 +1
二月春风 2024-4-11 15:06 +1
郑忠 2024-4-11 13:02 +1
乘风归去 2024-4-11 12:22 +1
来自大后山 2024-4-11 11:23 +1
林风 2024-4-11 10:57 +1
添天爷爷 2024-4-11 10:49 +1
白发樵人 2024-4-11 10:34 +1
筱彣 2024-4-11 10:08 +1
满山江雪 2024-4-11 09:54 +1
黄代燮 2024-4-11 09:45 +1
山之右耳 2024-4-11 09:05 +1
乾巽 2024-4-11 08:58 +1
吕仁龚 2024-4-11 08:26 +1
银山夕钓 2024-4-11 08:06 +1
潇潇湘雨 2024-4-11 07:16 +1
宽龍 2024-4-11 07:11 +1
洋河居士 2024-4-11 07:09 +1
+1
794°C
37
  • 正隆
  • 潇潇湘雨
  • 梁绍宗
  • 梁绍宗
  • 黑白分明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34下一页

主题

好友

9084

积分
发表于 2024-4-11 07:1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春蚕不死丝犹吐,造就英才护国门
发表于 2024-4-11 07:16: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4-11 07:16: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4-04-11 07:09
很有特色的一首小诗!

谢居士首临赐玉,遥祝春祺!
发表于 2024-4-11 07:17: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正隆 发表于 2024-04-11 07:11
欣赏佳作

春蚕不死丝犹吐,造就英才护国门

谢詩兄临帖留玉!遥祝春祺!

主题

好友

5035

积分
发表于 2024-4-11 07:20: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致敬人类灵魂工程师!
发表于 2024-4-11 07:24: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24-04-11 07:20
拜读佳作,致敬人类灵魂工程师!

谢詩兄美赞,遥祝春祺!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1 07:59:30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绝·教师》的诗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第一句“墨海行舟桃李痕”形象地描绘了教师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留下的桃李(学生)遍布四方;第二句“远乡近壤掘穷根”意味着他们不论在哪里,都在探索知识的根源;第三句“春蚕不死丝犹吐”比喻教师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直到生命尽头都在传递知识;最后一句“造就英才护国门”强调了教师培育人才、保卫国家的重要作用。

这幅图片展示了写作书法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器物,如笔筒中的毛笔、砚台、墨块、毛笔挂架以及部分书写的汉字。整体氛围深沉、古典,与诗歌中所述教师精神的沉稳和深远相呼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4-11 08:06: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4-11 07:59
这首《七绝·教师》的诗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第一句“墨海行舟桃李痕”形象地描绘了教师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留下的桃李(学生)遍布四方;第二句“远乡近壤掘穷根”意味着他们不论在哪里,都在探索知识的根源;第三句“春蚕不死丝犹吐”比喻教师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直到生命尽头都在传递知识;最后一句“造就英才护国门”强调了教师培育人才、保卫国家的重要作用。

这幅图片展示了写作书法时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器物,如笔筒中的毛笔、砚台、墨块、毛笔挂架以及部分书写的汉字。整体氛围深沉、古典,与诗歌中所述教师精神的沉稳和深远相呼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居士精细解析!
发表于 2024-4-11 08:07: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4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