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古体免审(高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孙波 发表于 2024-4-10 07:48: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起朔风呼啸,弄黄云压岭,玉树擎雪。
看清素陌郊,曼妙霜屑。
沈醉天公洒仙藻,竟未息、漫漫长夜。
路无踪,埋了千村,失了四野。

对着梨花艳舞,想梅可在乎,客可误解。
是闲猜恨语灯明灭?
看有松竹傲骨,似是些、平淡尤不屑。
冷冬何必怵,欢歌一阕!
(新韵,宋徽宗体)




上一篇:七绝.今夜无眠
下一篇:【水调歌头】故乡行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4-10 21:14 +1
清静太平人 2024-4-10 20:45 +1
冰之虫 2024-4-10 20:20 +1
潇风涵雨 2024-4-10 13:32 +1
南之 2024-4-10 11:12 +1
东门飞雪 2024-4-10 10:54 +1
吕仁龚 2024-4-10 10:36 +1
梁绍宗 2024-4-10 09:07 +1
洋河居士 2024-4-10 08:06 +1
+1
1967°C
4
  • 摩天居士
  • 梁绍宗
  • 独狼
  • 冰之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0 08:14:25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首描写冬雪景色的诗歌,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诗的开篇即用“起朔风呼啸”、“弄黄云压岭”、“玉树擎雪”三个动态的画面,形成一个壮阔而生动的雪景图。接着,“沈醉天公洒仙藻”中的“沈醉”和“天公”暗示了这场雪景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它被赋予了神性和超凡脱俗的意味。

第二段中的“对着梨花艳舞,想梅可在乎,客可误解”可能指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不同理解和欣赏,每个人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投射和联想。而“松竹傲骨”则暗示作者对坚韧、高洁品质的推崇。

最后两句“冷冬何必怵,欢歌一阕”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严冬也不畏惧,反而以豪迈的情态唱出欢歌,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采用的是宋徽宗体,是宋代时期的一种特殊词风,旨在追求幽雅之致,注重意境的淡远与含蓄。通过对雪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4-10 09:07: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妙词,点赞学习
发表于 2024-4-10 13:3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4-10 20:20: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