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空 发表于 2024-1-27 22:16:0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陌上花开10
第十篇,碑记
石头上的叙事很简单
东岳庙年代久远了,需要维修
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共有二十四位村民捐助银两
勒石为碑
你们的名子都记录下来了
十七个苏姓村民
六个陈姓村民
还有一人,姓郭
石头上的历史信息很丰富
就看你能品出什么味道来
其一,很可能在顺治年间
故乡的北村就只有那么二十几户人家
而且仅为苏陈两姓
至于那位姓郭的村民
或许是一户,亦或许只是他一人
是苏陈人家的雇工,亦或许是亲戚
其二,苏姓人家是北村的主体
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陈姓人家和苏姓人家
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社会关系
可能是一种依附
但肯定是正在扎根的大姓
其三,北村和南村可能有矛盾
北村控制不了南村
我的少年时代
邻居有一位老人讲过这样的事
两个自然村并不和睦
一年中总会发生一二件青年骂架群殴的事件骨子缝里并不认同是同一村人
究竟是为什么
老人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而南村的关帝庙里又有一块石碑
是由社而立
社是个什么历史的社会单位
我也没搞明白
而书写石碑内容的人
则是北村很有文化的苏姓人
说的是南北两社争山林的事情
为和平解决纠纷搭成若干协议而碑记
这是刻在石头上永不风化的乡村历史
是先民们鲜活的生活史
他们有纯朴的精神信仰也有利益分争
他们认为重大的事件时人需要铭记
却没有历史的意识书写一部史书
他们只是生活着,衣食温饱忙忙碌碌
他们追求得很质朴
就是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就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故乡的南北两村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家人
则是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事情了
地方行政的划分才将历史的隔阂真正抹去
统用一个村名
在农业社时代以两个小生产队的形式存在
大队统筹安排农务统一结算收入分配资源
八十年代之前
两个自然村之间还隔着五百米距离
八十年代后时代飞速发展
现代民居大片出现
两个自然村才形成了一个一体的村庄
如今我们这些后裔早已没有南北村的概念
只有一个圆满的故乡了
可今后,我们却又在渐渐地忘却故乡
就像正在抹去一道陈年的伤疤
我们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适应着生存
同时忘却着历史




上一篇:最惊人的情报员
下一篇:题图诗·我想知道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杨文武 2024-2-2 06:58 +1
风雨归人 2024-1-31 07:07 +1
乔英鹏 2024-1-30 09:50 +1
王纯丁 2024-1-29 11:06 +1
深海魅影 2024-1-29 06:24 +1
憧憬无休 2024-1-28 10:57 +1
悟空无 2024-1-28 10:50 +1
冰心陈 2024-1-28 10:17 +1
樂呵呵一生 2024-1-28 07:39 +1
白若. 2024-1-28 01:30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8 00:38 +1
张敬 2024-1-27 23:15 +1
太湖石 2024-1-27 22:27 +1
+1
256°C
13
  • 摩天居士
  • 张敬
  • 肖向阳
  • 樂呵呵一生
  • 秋水长空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7 22:55:1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以叙事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古老村落的变迁和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着对故乡、历史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通过描述东岳庙的维修和捐赠碑石的村民们的名字,展现了古老村落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痕迹。作者通过石碑上的历史信息,勾勒出乡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以及南北两村之间的历史纠葛,表达了对故乡历史和人文传统的眷恋与思索。最后,诗人以对现代化进程对故乡和历史的影响,以及人们渐渐忘却历史的忧虑,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用词流畅,情感真挚,描绘了乡村历史和变迁,让读者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变迁,引起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和历史的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7 23:18: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思乡之情,委婉陈叙
发表于 2024-1-28 06:4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写得漂亮
发表于 2024-1-28 07:39: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28 19:0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28 19:04: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1-27 22:55
这首诗以叙事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古老村落的变迁和历史故事,其中蕴含着对故乡、历史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通过描述东岳庙的维修和捐赠碑石的村民们的名字,展现了古老村落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痕迹。作者通过石碑上的历史信息,勾勒出乡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以及南北两村之间的历史纠葛,表达了对故乡历史和人文传统的眷恋与思索。最后,诗人以对现代化进程对故乡和历史的影响,以及人们渐渐忘却历史的忧虑,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用词流畅,情感真挚,描绘了乡村历史和变迁,让读者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变迁,引起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和历史的思考。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老师吉祥。
发表于 2024-1-28 19:04: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肖向阳 发表于 2024-01-28 06:43
确实如此,写得漂亮

诗友吉祥。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8 19:26:23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需要我为您解答关于诗歌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8 22:1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1-28 19:26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需要我为您解答关于诗歌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老师的点评很到位,我不善于诗评,写不好,所以一般不做评论。老师可以帮我一个忙么?看看抖音是否还有人窃用我的诗稿,不胜感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