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
独狼 发表于 2024-01-22 00:53 关注农村,感悟颇深
举报
秋水长空 发表于 2024-01-22 01:25 史诗春秋,这就是我们生存过的历史。
冰之虫 发表于 2024-01-22 07:05 欣赏了,点赞
沈东江 发表于 2024-01-22 12:47 在众多语言的赞美中,还是有许多的人间沧桑,语言的赞美掩盖了现实的真相,当今的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耿书记精神。
天在水 发表于 2024-01-22 15:36 浅析王正武老师的《我一动不动望着蔚蓝的天空》 一个到另一个,不是改变,而是重复,重复着大山的阻隔,重复着依然的贫穷,重复着往日的无望,重复着没有明天的明天。第一小节,看似语言单调的诗句中,却藏着温暖与大爱,那是大山深处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单调,落后,缺少活力,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苦涩… 第二节,连用五个“还是”,惯用排比是王老师的诗风,排比这种强有力的修辞在王老师的笔下虎虎生威,既能让读者在赏读中感叹修辞之美,还能让读者在思考中强化人性之善。五个“还是”是对第一小节的具体物化,所选取的意象都具有代表性,是“土路”而非柏油路,条条大路不同罗马,是“石碾磨面”而非电动搅拌,带动石碾的仍然是一人一毛驴,空酒瓶是稀罕物,旧报纸糊窗户,日常生活还是当年的模样,一尘不变。当你出现在这样的村子里时,你不会感叹空气质量好,食物无添加,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无限的悲凉与无力。王老师用走心入肺的描述,让诗歌为那些落后贫穷发声,让人感动钦佩。 我认为最有力的是第四小节,贫穷的普遍和电磁炉的普及,形成强烈的反差。使用电磁炉不是为了方便而是为了环保,烧炕的柴火和空气质量隔的恐怕比这里的大山还要远。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是低保在执行…读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望望天空,天空如洗,没有鸟儿飞过。 王老师的这首诗一如既往的沿袭了他写实的风格,读他的诗是一次洗礼,一次净化,诗风如此,诗品如此,让人不由一读再读,深思良久。
马洪印 发表于 2024-01-23 13:35 老师的世界里充满了人间万象!读来身临其境。
11万
王正武 发表于 2024-01-23 18:22 谢谢摩天居士深度点评!!
1099
王正武 发表于 2024-01-23 18:26 谢谢东江老师肺腑之言,问好
9684
王正武 发表于 2024-01-23 18:24 谢谢诗友的概括评价。问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