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诗坛上虽然没有我的名字,但是我的诗一直都在流传
  • 楼主: 袁方铭 |查看: 45427|回复: 0
袁方铭 金牌会员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袁方铭 发表于 2023-10-19 16:30: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来赏诗词
发表于广西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在学诗词时,有一位超级大诗人「佚名」,从先秦到明清,哪个时期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样样精通,堪称「诗词圈第一网红」。

「佚名」是指有些作品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考究不到原作者是谁,所以才被冠以佚名。
小编找了十首佚名诗词,就算没有作者,这些诗词照样流传千古。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唐五代·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的陈词。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词中主人公一连想到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

这首词没有文人词深婉曲折的风致和含蓄蕴藉的神韵。从写法上的铺排、衬字的运用、表意的泼辣直露看,似元曲。但又无元曲的圆熟流丽、挥洒曲折。然而它却激动人心,千古不衰。

《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别诗》是隋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派春天的景象;后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全诗通俗易懂,情深意切。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杂诗》

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这首诗出现于唐代早期的绝句读本,作者生平不详。全书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深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有家不能归的深深的悲哀之情。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

《金缕衣》

唐·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题玉泉溪》

唐·湘绎女子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题玉泉溪》是唐代一位被称为“湘驿女子”的女诗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语短情深,措辞委婉而造语清丽。诗人善于选择典型的意象,渲染了一种迷离愁苦的诗境。诗中以景衬情,情与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望江南·天上月》

唐五代·无名氏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

与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这首敦煌曲子词仅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不够的,还须体味词中蕴含的那一份痴情,须看到女主人公对「负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够味。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无名氏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述民间离乱之苦。
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但人间的忧伤与痛苦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什么关系呢?该宽容的地方,姑且将气量放大些吧。

《塞鸿秋》

元·无名氏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

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

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

盼他时似盼辰钩月。

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

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小令。全曲基本上是以「月」作为韵脚,处处写月,事事用月,通篇叙说议论,但又不单调呆滞。

《送兄》

唐·七岁女


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这首诗是一个七岁女童所写。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全唐诗》写道:“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诗人是南海人,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全诗通篇都是情深意切,而字字珠玑,语言简朴、明白如话,意境高妙。这样的诗篇,在中国古诗词中实在不可多得。难怪有人称她为“神童”、“奇女子”,于情于理,都是当之无愧。

《眉峰碧》

宋·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眉峰碧》流芳千古,曾让柳永提在墙上反复琢磨,宋徽宗也为之击节赞曰“此词甚佳”。但是写出这首词的人却默默无闻,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我们只能称之为无名氏。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适用的!

此词是市井之辈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但并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劳顿,而是表达痛苦的离情别绪。






上一篇:你和我,只有三首诗的距离!
下一篇:年少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白头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陈之力 2023-10-24 09:23 +1
章显引 2023-10-20 09:26 +1
悟空无 2023-10-20 06:44 +1
吕森 2023-10-20 05:55 +1
太湖石 2023-10-19 21:22 +1
今夜.启明星 2023-10-19 20:46 +1
东方.启明星 2023-10-19 20:34 +1
清静太平人 2023-10-19 18:58 +1
洋河居士 2023-10-19 18:48 +1
豐達 2023-10-19 18:05 +1
揭开另一面 2023-10-19 17:34 +1
+1
45427°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