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948

积分
发表于 2021-12-10 12:3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12-10 12:4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曦 发表于 2021-12-10 12:34
阁下如果可以找到古人一首《菩萨蛮》末句是“仄平仄仄平”的句子,晚辈当为阁下“避席”。

避席倒不必哦。
发表于 2021-12-10 12:53: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曦 发表于 2021-12-10 12:38
还有,请君细看,我在说,我标的三种格律才是符合标准的格律,其余的为出律。你末句不是我标出的这三种格律的一种,恰恰是说明出律了。

很奇怪,谁教你的只有这几种其余的都是出律呀?
发表于 2021-12-10 12:58: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折花阁主 @墨庄 @覆水难收 楼上有朋友说鹧鸪天只有三种句式合律,其它的都是出律。所以我的下片结句出律了,然而我并不那么认为,或许我知识有缺陷,能不能过来指教我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21-12-10 13:14: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曦 发表于 2021-12-10 12:38
还有,请君细看,我在说,我标的三种格律才是符合标准的格律,其余的为出律。你末句不是我标出的这三种格律的一种,恰恰是说明出律了。

五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看看这个哈,请指教最后一句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948

积分
发表于 2021-12-10 13:52: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12-10 14:0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曦 发表于 2021-12-10 13:52
还真叫你找到了。佩服佩服。

不过,我有必要说一下,韦庄在这里的“白头誓不归”里的“白”是以“入声”代替“平声”的用法,古人认为,入声短促,诵读时可以一带而过,有时可以当“平声”来用。但是用“入”代“平”的现象极为少见,属于特例中的特例,容易引起平仄的格律混乱。因此,不提倡。

交流共进步嘛。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宋代:苏轼

玉钚坠耳黄金饰。轻衫罩体香罗碧。缓步困春醪。春融脸上桃。花钿从委地。谁与郎为意。长爱月华清。此时憎月明。

入声在现在新韵里是平,没错。我没标明,默认是词林正韵呢!现在看看苏轼的“此”不是我入声吧?!
我喜欢平心静气的交流哈,不急不躁,也别介意哦
发表于 2021-12-10 15:06: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依李白体正格,应该没有出律!下阕末句:中平中仄平。
发表于 2021-12-10 15:23: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钦定词谱,完全合律。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948

积分
发表于 2021-12-10 16:07: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