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创作心得
| 对的是否合适
楼主:
止水微澜
|
查看: 2598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创作心得
›
对的是否合适
对的是否合适
[复制链接]
止水微澜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止水微澜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止水微澜
发表于 2021-3-6 14:25:50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598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从阅读以及古诗词创作中可以体会到,很多时候对的词句未必就是合适的,更不要说自认为更好的。
因各人自有偏爱与功力深浅也就出现了作品的千差万别和是非争议。
前一段有很多文友争论某篇律诗个别韵脚的使用几乎到语言相激的地步。
这里我需要表明一种立场。作律诗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还要跳出水平来,它更是文韵杂技的走钢丝,它需要克服所有的束缚而实现文辞的平衡美。既然出现了热点争议就说明这一定有问题在里面,这些明明就是影响你文辞修养的不利因素,它对你走钢丝的创作显然会带来影响。如果有更合适的为什么非要去争议呢?就算没有争议,它是不是更合适?对自己要求苛刻些总会有益的。
当时大家在争议‘’过‘’字的平声韵脚。意思自然是动作词语与如今的意思不变。形式不错,韵也没问题。但我们会不会去刻意阅读平声音呢?在古代大家不去争议就算了,可是现在的语言习惯让争议进行了扩展。这说明问题在扩大化。有没有问题对于我们的处理态度是怎样呢? 检测工具对于可‘’平‘’可‘’仄‘’的词给的建议是最好用什么声调,或根据词意使用平仄。可见词意才是适应如今的标准,这就是发展和变通。
谈到这类韵脚,我对一个‘’看‘’字就不太看好。现在就已经太口语化的词汇,让我们去诗词中读平声总有些不自然与刻意的复古的感觉。并且明显感觉出一种不协调。
我遇到一个句子用‘’倩谁看‘’的。尤其又跟‘’谁‘’字一块出现,这就更加的口语了。但如果整篇作品都是口语化还可以。相反整首诗是非常文雅的。可是一出现‘’谁看‘’二字,我就产生了一种另类感觉。感觉整首诗被这两个字大泄了元气。可是明明大家评论一边倒齐刷刷的一个‘’好‘’字。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感觉。我不仅问自己,这个词与整体协调吗?这是对的词语,但是不是更合适?这里明明不存在争议,甚至还有名人的雅评。
这是不是我自身的问题呢?
旧作转自《诗词吾爱》
个人贴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学诗的路(之五)
下一篇:
辜鸿铭讲述中国人骨子里的礼貌,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美妙人生
2021-4-9 22:07
+1
白发樵人
2021-3-13 11:24
+1
青竹
2021-3-9 17:27
+1
梅花宝剑
2021-3-7 19:55
+1
金月浩荡
2021-3-7 09:50
+1
绿波皱斐
2021-3-7 09:10
+1
白丁诗人
2021-3-7 05:11
+1
兰兮风扬
2021-3-6 23:27
+1
阳光灿烂
2021-3-6 23:25
+1
彭飞
2021-3-6 22:11
+1
守望家园
2021-3-6 19:26
+1
海韵
2021-3-6 18:41
+1
落花残香远
2021-3-6 17:46
+1
古月一鸣
2021-3-6 16:02
+1
酹江月
2021-3-6 15:52
+1
大虎哥
2021-3-6 15:18
+1
薛淮
2021-3-6 15:00
+1
嶺西老人
2021-3-6 14:47
+1
洋河居士
2021-3-6 14:41
+1
人参娃
2021-3-6 14:38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598次
海上生明月
+1
2598°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题AI虚拟丽人图 新韵
[
古典诗词
]
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
[
新诗/现代诗
]
假日赴节赶家
[
古典诗词
]
遥年雪事 新韵
[
古典诗词
]
倾酒倒醉歌
[
古典诗词
]
岁月
[
古典诗词
]
感怀旧事起云烟(新韵)
[
古典诗词
]
深夜一场缠绵悱恻的故事
[
古典诗词
]
见燕子
[
古典诗词
]
穿越江南图
[
古典诗词
]
客作
[
古典诗词
]
清明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