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五律 . 红豆吟,七夕忆君别 (新韵•蜂腰体)
  • 楼主: 石里予林 |查看: 2078|回复: 4
石里予林 发表于 2020-8-26 10:27: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秋风染旧尘,执手泪霑襟。
今遗相思子,伏惟善与存。
长亭三寄柳,低泣愈销魂。
复问君知否?其朱乃血洇!

                               文/叶野
【注】血洇:血,此处宜读xie,第三声;洇:液体在附着物上向四周散开或向内渗透。






上一篇:无题
下一篇:七夕题半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诗草 2022-7-15 11:45 +1
清静太平人 2022-7-15 11:34 +1
小敏 2022-7-15 06:10 +1
金祥文 2022-7-15 05:29 +1
遇见幸福 2022-7-15 05:07 +1
东海湾. 2022-6-16 09:56 +1
冰与火 2022-2-19 16:46 +1
洋河居士 2022-2-10 17:51 +1
黄叶飞飞 2022-2-10 17:09 +1
qwe123qwe 2022-2-10 17:00 +1
段琪恭 2021-8-22 08:37 +1
大虎哥 2021-2-16 10:45 +1
苗法强 2020-10-28 20:09 +1
拉大(闫玉琴) 2020-10-27 21:18 +1
信步者 2020-10-27 20:55 +1
青竹 2020-9-4 00:31 +1
松鹤延年 2020-8-27 15:57 +1
绿波皱斐 2020-8-27 04:42 +1
彭飞 2020-8-26 21:23 +1
梅花宝剑 2020-8-26 15:26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078次
+1
2082°C
4
  • 松鹤延年
  • 松鹤延年
  • 石里予林
  • 石里予林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0

积分
发表于 2020-8-27 16:0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回味。

主题

好友

10

积分
发表于 2020-9-3 20:5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今偶过诗国,见有关七夕的诗、词佳作纷呈。然最让人眼亮的,愚以为非叶野先生的“七夕忆君别”莫属。全诗用词古朴,感情深沉,却又合声合律,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相思子,红豆的别称。“现在我把这颗代表着爱情(以及思念、托付…等等)的红豆赠送给你,还望你(伏惟)妥善地加以保存呵!”。紧接着作者一唱三叹,步步推进,最终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推向了高潮。 先是“三寄柳”,即三次以柳寓意惜别,继而以低声的啜泣直叩人心弦。最传神的还是尾联两句:在“君”悲恸欲绝之时,即将远行之人又追问了一句:“你知道吗?那相思子的深红,可是用我心尖之血浸成的呵!”寥寥40字,有景、有情、有叙,且其情之真、之挚,直让人感到了生离死别之恸。40字的含金量可谓大矣!
最后赞一句:《诗歌中国》的选稿有眼光!
发表于 2020-9-3 20:5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松鹤延年 发表于 2020-09-03 20:52
今偶过诗国,见有关七夕的诗、词佳作纷呈。然最让人眼亮的,愚以为非叶野先生的“七夕忆君别”莫属。全诗用词古朴,感情深沉,却又合声合律,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相思子,红豆的别称。“现在我把这颗代表着爱情(以及思念、托付…等等)的红豆赠送给你,还望你(伏惟)妥善地加以保存呵!”。紧接着作者一唱三叹,步步推进,最终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推向了高潮。 先是“三寄柳”,即三次以柳寓意惜别,继而以低声的啜泣直叩人心弦。最传神的还是尾联两句:在“君”悲恸欲绝之时,即将远行之人又追问了一句:“你知道吗?那相思子的深红,可是用我心尖之血浸成的呵!”寥寥40字,有景、有情、有叙,且其情之真、之挚,直让人感到了生离死别之恸。40字的含金量可谓大矣!
最后赞一句:《诗歌中国》的选稿有眼光!

老师过奖了!
谢谢老师鼓励!
☕️☕️
发表于 2022-12-5 03:17: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松鹤延年 发表于 2020-09-03 20:52
今偶过诗国,见有关七夕的诗、词佳作纷呈。然最让人眼亮的,愚以为非叶野先生的“七夕忆君别”莫属。全诗用词古朴,感情深沉,却又合声合律,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相思子,红豆的别称。“现在我把这颗代表着爱情(以及思念、托付…等等)的红豆赠送给你,还望你(伏惟)妥善地加以保存呵!”。紧接着作者一唱三叹,步步推进,最终把离别时的不舍之情推向了高潮。 先是“三寄柳”,即三次以柳寓意惜别,继而以低声的啜泣直叩人心弦。最传神的还是尾联两句:在“君”悲恸欲绝之时,即将远行之人又追问了一句:“你知道吗?那相思子的深红,可是用我心尖之血浸成的呵!”寥寥40字,有景、有情、有叙,且其情之真、之挚,直让人感到了生离死别之恸。40字的含金量可谓大矣!
最后赞一句:《诗歌中国》的选稿有眼光!

两年后重读先生文章,愈觉分析精准、细微,谢谢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