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7-27 08:44: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句 发表于 2020-07-27 08:29
诗友的说法我是赞同的!我觉得我的这首诗也在求正容变巧妙合理的范围之内呀?一首诗在选择平仄的具体过程中往往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这其中的道理相信您也是知道的,稍加变动,意义和效果就会有很大不同。谁不想力求完美(或者说能出一首让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可以在诗国能获得加精)的作品呢?


当然,创作的过程都差不多。为求境界,有些字句修改会影响原意,所以要反复推敲打磨。写的好不好因个人水平有关,但要求严谨是态度问题。
发表于 2020-7-27 08:44: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晗露草 发表于 2020-07-27 03:47
早!都是诗友关系,不必用尊称。我知道,友刚获得免审,但更应自己把关,尽量别发出有争议的帖子。求正容变可以,但必须变的合理巧妙才好。弟好直言,得罪之处,望诗兄海涵。

另外,也还想补充一点,诗友你能具体说出哪个字用来不受争议呢?有又可平又可仄的但须酌情而用的难道你就不用了?只要有规定的而且又是按规而用的字是无需争议的,因为你争议也不能解决什么!在实际出作品的过程中我不能保证不犯错误,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争取不犯错误争取十全十美也是应该的,从保持一个诗作者的应有的心态而言,这和免审的有无没有什么关係,就是不给免审,我也会认真写诗的,因为这是我的爱好!
发表于 2020-7-27 08:48: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落寞 发表于 2020-07-27 05:38
可惜我这里很少看到荷花,更谈不上听采莲曲~

多谢说友关注!
那我们诗国关于莲花的作品是很多的,而且多数都有配图,您可以尽情欣赏,以补不足之遗憾!
发表于 2020-7-27 08:55: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句 发表于 2020-07-27 08:18
多谢诗友关注!
我搞不好截图,就用文字和大家交流吧!
诗友的截图焗字韵是仄韵沒错,但你还可查它同时也属于先韵下平一,这在济南出版社出版的徐志刚先生写的巜诗词韵律》和江信昌先生编著的巜简明平水韵》一书中都可以查到。而且在词海中煽情做为一个词所标注的音准也是以平声而单独存在的,这并不是一个所谓有争议的词。
还是要再次向诗友表示感谢,大家在一起讨论诗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词穷,不太会辩论,只好看你们辩论,增强自己的知识面
发表于 2020-7-27 10:1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句 发表于 2020-07-27 08:44
另外,也还想补充一点,诗友你能具体说出哪个字用来不受争议呢?有又可平又可仄的但须酌情而用的难道你就不用了?只要有规定的而且又是按规而用的字是无需争议的,因为你争议也不能解决什么!在实际出作品的过程中我不能保证不犯错误,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争取不犯错误争取十全十美也是应该的,从保持一个诗作者的应有的心态而言,这和免审的有无没有什么关係,就是不给免审,我也会认真写诗的,因为这是我的爱好!


因个人水平和认知不同,对于一首作品而产生的争议也属正常。往往有些作品的发表,因一词或一字可能容易产生争议,最好标古风可避疑。绝和律仅二、三十个字,解释却用超几倍的字来说明何必。诗无贵贱,古风一样可以表达其意。另:煽字不用韵属平声。我只对产生争议而提出个见,不对请诗兄忽略。
发表于 2020-7-27 13:0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晗露草 发表于 2020-07-27 10:16
因个人水平和认知不同,对于一首作品而产生的争议也属正常。往往有些作品的发表,因一词或一字可能容易产生争议,最好标古风可避疑。绝和律仅二、三十个字,解释却用超几倍的字来说明何必。诗无贵贱,古风一样可以表达其意。另:煽字不用韵属平声。我只对产生争议而提出个见,不对请诗兄忽略。

你提出个见是无可非议的,但你们的避疑说法我是不赞同的。错用就是能用而需要纠正错误,能用就是可用而无需改正,没有模棱两可也不存在避疑之说。如果只是因为避疑要去改一首无须改的原作,我认为是多余的。再说说我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吧,因为要救该平而仄的采字所以用了该仄而平的齐字相救,而齐字又刚好能救该平而仄的众字,这真是恰到好处,因为我原用的青字就没众字在这里给力。而煽字不能因它可仄用就为避疑而不用,它本身就是平调,只不过平水韵里规定它可因意义的不同可以任选平仄罢了。这里用个煽字情字组成的词语本来是词典里就已约定俗成的,为何不能用呢?而且所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要把原作改成古风!如果只是因为避疑要改的话,那要改的律绝类就太多了。当然,我不是说古风和律绝谁好谁差,我是说多此一举的事,何必去干呢?
发表于 2020-7-27 13:42: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句 发表于 2020-07-27 13:00
你提出个见是无可非议的,但你们的避疑说法我是不赞同的。错用就是能用而需要纠正错误,能用就是可用而无需改正,没有模棱两可也不存在避疑之说。如果只是因为避疑要去改一首无须改的原作,我认为是多余的。再说说我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吧,因为要救该平而仄的采字所以用了该仄而平的齐字相救,而齐字又刚好能救该平而仄的众字,这真是恰到好处,因为我原用的青字就没众字在这里给力。而煽字不能因它可仄用就为避疑而不用,它本身就是平调,只不过平水韵里规定它可因意义的不同可以任选平仄罢了。这里用个煽字情字组成的词语本来是词典里就已约定俗成的,为何不能用呢?而且所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要把原作改成古风!如果只是因为避疑要改的话,那要改的律绝类就太多了。当然,我不是说古风和律绝谁好谁差,我是说多此一举的事,何必去干呢?

无错不改对,提疑和解疑的探讨无伤你的原意,但也得到了很多创作的技巧。
发表于 2020-7-28 15:4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妙句连连,生动形象!
发表于 2020-7-30 08:54: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忽听人唱采莲曲,
惊得众蛙齐住声。

写得好!难怪诗兄会造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3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