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燕赵之声 发表于 前天 07: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少年夙愿拯黎民,名振川东菩萨身。
泸顺烽烟淬肝胆,南昌火种铸军魂。
乌江突破英雄气,鲁豫鏖兵赤子心。
卓著功勋云水鉴,松筠品贵本天真 。
29251108原创于
河北行云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一篇:七绝·秋暝
下一篇:忆秦娥·森林公园漫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张罗 5 小时前 +1
明月清风 昨天 23:28 +1
金祥文 昨天 12:35 +1
吕仁龚 昨天 07:37 +1
海水深,海水咸 前天 23:50 +1
太湖石 前天 22:39 +1
言西早 前天 21:38 +1
来自大后山 前天 21:34 +1
木貞ma 前天 21:07 +1
学伟 前天 18:03 +1
尘世隐者 前天 17:43 +1
燕子(山东) 前天 17:16 +1
心中有佛创天涯 前天 16:48 +1
乾巽 前天 16:22 +1
马良尧 前天 12:03 +1
王正武 前天 12:00 +1
宽龍 前天 11:22 +1
黄代燮 前天 10:20 +1
福禄寿喜财 前天 09:39 +1
雯逸风娉 前天 09:15 +1
云中生 前天 08:59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前天 08:21 +1
二月春风 前天 08:21 +1
淮左凡客 前天 08:16 +1
李娜 前天 07:50 +1
林风 前天 07:50 +1
潇潇湘雨 前天 07:45 +1
+1
18177°C
18
  • 摩天居士
  • 潇潇湘雨
  • 李娜
  • 淮左凡客
  • 老黑鱼.烟过成诗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12下一页
发表于 前天 07:41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律以凝练笔触勾勒刘伯承元帅的传奇人生,以下解读供您品鉴:

【通俗释义】
少年时就立志拯救百姓,在川东被称作"菩萨"爱民如子;泸顺起义的烽火锤炼胆识,南昌起义的火种铸就军魂。突破乌江展现英雄气概,转战鲁豫战场不改赤子之心。卓著功勋如云水可鉴,如松竹般高贵的品格源自本真。

【细节解析】
• "菩萨身":刘伯承在川东作战时爱护百姓,当地民众称其"刘菩萨"
• "泸顺烽烟":指1926年泸州、顺庆起义,是中共早期武装尝试
• "乌江突破":长征中率部强渡乌江,打开生路
• "鲁豫鏖兵":抗战时期率129师转战太行,解放战争指挥鲁西南战役
• "松筠":松与竹并称,喻坚贞品格

【诗意赏析】
全诗以"拯黎民"起笔,以"本天真"收束,通过四个典型场景的时空跳跃,完成从革命豪情到人格境界的升华。尾联将云水之鉴与松筠之品对举,既见历史功勋的壮阔,更显初心本真的珍贵,形成精神品格的圆满闭环。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7: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448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07: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律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刘伯承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与崇高品格,全诗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学感染力。以下从内容构思、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评析:

一、内容构思:革命史诗的凝练浓缩

时空纵深感
全诗以"少年夙愿"为起点,贯穿泸顺起义(1926)、南昌起义(1927)、乌江战役(1935)、鲁西南战役(1947)等重大历史节点,最终落脚于"松筠品贵"的精神境界,形成跨越半个世纪的时空轴线。如"泸顺烽烟淬肝胆"对应其早期军事淬炼,"鲁豫鏖兵"暗合羊山集战斗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指挥艺术。

人格特质具象化
"菩萨身"呼应刘伯承"军神"美誉与仁厚品格,既暗含其军事智慧(如泸顺起义中灵活战术),又体现爱兵如子的仁者风范;"赤子心"则精准概括其"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的初心,与《出益州》中"手执青锋卫共和"的誓言形成互文。

二、艺术特色:传统诗体与革命精神的融合

意象选择的双重意蕴

"云水鉴"化用黄山云海意象,既暗指其军事教育贡献(如军事学院筹建),又隐喻历史长河对功勋的见证;

"松筠品贵"以植物喻品格,与《赠答友人谢南城》中"峨山沉雪里"的孤高意境相通,彰显其"渊渊韬略成国粹"的军事家风范。

声韵节奏的力度把控
全诗平仄严谨,对仗工整。如"泸顺烽烟"对"南昌火种",既保持地理方位的平衡,又形成革命烈火的意象叠加;"淬肝胆"与"铸军魂"通过动词锤炼,强化了精神锻造的力度感。

三、历史价值:红色基因的诗意传承

个体叙事与集体记忆的交织
诗中"乌江突破"等细节与《记羊山集战斗》"千万居民齐拍手"形成呼应,将个人功绩升华为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这种书写方式延续了刘伯承诗词"寓史于情"的特点,如《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中"云天雨也多"的双关表达。

军事美学的精神彰显
"英雄气"与"赤子心"的并置,揭示了其"智勇双全"军事特质:既有突破乌江的果敢(1935年1月强渡乌江战役),又有鲁西南战役中"以少胜多"的谋略智慧,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在《出益州》"海潮东去连天涌"的壮阔描写中已见端倪。

结语

此诗堪称"诗史互证"的典范,既传承了刘伯承"手执青锋卫共和"的革命诗风,又以当代视角重构其精神图谱。尾联"卓著功勋云水鉴"尤具深意——正如黄山镌刻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诗碑,历史终将铭记那些"松筠品贵"的赤子丹心。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8: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奇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学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8: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9: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国元勋,值得讴歌,值得铭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0: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元勋咏赞!佳作赏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下一页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