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看引用和化用的力量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609|回复: 0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7-2-14 18:58: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58501_201301282000490788.gif

原标题:引用和化用


在读《古诗十九首》和三曹的诗歌时,每每能发现不同诗篇中相似甚至是完全相同的句子。例如《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一诗,该诗一共只有十句,四句就是直接引用《西门行》中的句子,即“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其他六句也能在《西门行》里找到现成的词句。曹操脍炙人口的《短歌行》中,有六句是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一个字也没改动。“思君令人老”一句,出现在《古诗十九首》的两首不同诗中,即《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中。然而虽然直接引用,却丝毫不影响新诗的诗意,因为他们在诗中合适的位置引用了合适的句子,在近似的诗意中借重了先哲的智慧。如果以现在的观点看,《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及曹操难免有抄袭、剽窃之嫌,因为这是有证据的。这是很好理解的,那个时候吟诗作赋主要是表情达意,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很少有人想借此留名千古,很少人会去注重现在所谓的著作权。

这使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是直接引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放在主席的诗中,甚为恰当。初中时的一个老师是个非毛派,不止一次地说抄别人的句子算什么本事。现在想来,指责的有点苛刻了,因为这也是一个“古已有之”,并非是主席开的先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自从出现在李贺的诗中之后,很快就脍炙人口了。很多文人雅士都竞相引用,或入联,或入词。如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中“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

吟诗填词中,化用看起来似乎比引用复杂一点,因为要对原句进行增减,不像引用那样直接原封不动地“拿来”,其实也不尽然。引用前人的整个句子,那就把所引句子的整个感情和意境全搬过来了,那就需要原诗的感情基调与自己的情感高度吻合才可以。从这方面讲,化用就要灵活很多了。

上文引用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诗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一句,将对远方伴侣的思念描写得极为传神。“思君令人老”一句在古诗(这里指和十九首同时代的诗)中多次出现。杜甫在其写给岑参的诗中化用了这一句:“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只改了一个字,想去找岑参玩,却因为下雨,泥泞难走,又很思念友人,化用原诗的感情,至为恰当。还是《十九首》里的诗,《明月皎夜光》的两句“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句多数注家都认为是闺妇思念良人的句子,李白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之句,将盼归之意化为思家之想。

叶嘉莹先生说中国的诗歌用典和化用前人的句子或句意,常会传递一种感发的力量。比如杜甫的句子“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说道扬雄,《解嘲》,无需多费笔墨,读者自然就会想到扬雄的形象和《解嘲》的意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一句,杜甫写出来自己的诗歌不为时人所重的苦闷,写的很无奈很凄凉,但如果你读过“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一句,及《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的全诗,就会将该诗的基调和营造的感情叠加到杜诗之中,更加大了杜诗的渲染力。

读诗的时候,我常会发现化用后的句子有时候很容易就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反而使得原句永远地寂寞了。很多人都会随口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坡句),却很少读过“青天明月几时有,我今把酒一问之”(李白句);很多人都知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句),却很少人知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转自水东的新浪博客




上一篇:折桂令·卢沟晓月赏析: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
下一篇:浅谈诗的风骨与格调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酸辣土逗诗 2017-3-2 18:23 +1
玉壶光转 2017-2-15 14:03 +1
六采然 2017-2-14 23:40 +1
+1
60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