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6 14:07: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间看了《士兵突击》的片段,感觉挺有意思,就打算把剧追一遍,但找不到高清版本,就只能看标清了。我看到第三集,许三多被分配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负责后勤管道维护时,就很感同身受,当听到老兵李梦说出“光荣是在于平淡,艰巨是在于漫长”时,就更是控制不住情绪了。因为,我的情形与他很像,也在一个荒凉的地方坚守,而且一守就守了七年,我深刻的明白“光荣是在于平淡,艰巨是在于漫长”的意义。
我刚到这个地方时,才23岁,看着那么荒凉、落后、封闭的环境,心中的凄然是可想而知的。从这里到我家需要五个小时车程,一周只能回去一次,每次在长途车上惊醒,我都分不清是在回家还是在离家,看着窗外的景色,只觉得正坐着时光机,在两个年代中穿行。可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人们面对无法逃避的事物时,都会慢慢习惯,然后变得享受。没错,我已经习惯了,习惯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习惯了寂寞。我是否将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一个荒凉的地方,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内心平静了。现在,我看着野草尖上的晨露和小河倒影里的夕阳,都觉得异常的美。这七年来,春天的花,开出的是希望,秋天的叶,落去的是时光,我在这人间的七次轮回中,写了三千余首诗,来表达一种蜕变。
诗友说,我的环境有点像陶渊明,我的诗词又有点像辛弃疾,很矛盾,其实问题出在我不是陶渊明、也不是辛弃疾上,我就是我,一个走在幻想与现实夹缝中的人。我努力的在这个事物荒凉的地方工作,也努力的在这个思想贫瘠的时代写诗,张载曾说过读书人的义务,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觉得诗人也该如此,乱世烽烟,应救民水火,而天下太平,应警世杨善,我们既然拿了祖先的东西,就不能辜负祖先的期望。
扯远了,话说回来,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这么一个地方,让自己的理性与感性不断交战,然后用那份挣扎做墨汁,写下自己灵魂的模样。我想用我曾写过的一篇文章的片段来做结尾:慢慢地,你会发现灯火阑珊远比灯红酒绿来的舒服,你会发现人潮人海不如你心中一粟,你不在渴望繁华,因为,你就是繁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