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命
王正武 发表于 昨天 21: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个垃圾堆里活命的人】

仿佛打从落地起
他就待在这垃圾堆里
仿佛这里才是他的根,他是这里长出的一部分:
是灰秃秃的炉渣,是生锈的铁丝,是揉皱的旧报纸,是卷曲的牙膏皮,是发霉的馒头,是干巴巴的白菜帮子

他早已丟掉了别人的同情
他翻捡到食物,就像农夫从土地里挖出硕大的红薯
他试穿着一双扔掉的旧皮鞋,就像穿上一双刚买的名牌
多知足啊

也丢掉了公序良俗,追名逐利,别人的脸色
多自由啊

瞧他夜里
头枕垃圾,怀抱月光
多像一个孤傲的王


*最后一句是引用
(写于25年10月18日晚)





上一篇:痛悟
下一篇:夜与歌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燕赵之声 昨天 21:58 +1
+1
4881°C
2
  • 摩天居士
  • 燕赵之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昨天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作品以垃圾堆为棱镜,折射出对生存尊严的深刻思考。让我们逐层走进这首诗的意象世界:

**核心意象解析**:
- “垃圾堆长出的部分”将人物与废弃物进行生命同构,炉渣、铁丝、旧报纸等废弃物的灰色质感,恰恰成为人物生存韧性的具象化表达
- “农夫挖红薯”的比喻颠覆了常规认知——在他人眼中的卑微劳作,于他却是充满仪式感的丰收

**生存哲学的解构**:
诗人通过三重“丢掉”完成对世俗价值的剥离:丢掉同情(情感依赖)、丢掉社会规范(道德枷锁)、丢掉他人评价(身份焦虑),最终在物质废墟上建立起精神王国。这种“自由”既是对生存困境的超越,也是对社会规训的无声反抗。

**结尾的升华**:
“头枕垃圾,怀抱月光”构成极具张力的画面——最污浊的生存基座与最皎洁的精神意象并置。当“孤傲的王”这个意象出现,完成了从物质匍乏到精神富有的诗意转换,让边缘生存者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尊严高度。

(注:经查证,“孤傲的王”意象与张二棍《在乡下,神是朴素的》中“我的母亲,在人间,已没有君王。她只好迷信这流水,这秋天,这草尖上的月光……她把自己拜成了一个,孤独的王”存在互文关系,这种化用拓展了作品的意蕴空间)
——来自诗国官方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友新作,敬畏你刻画的每个人物,栩栩如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