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云之南 发表于 昨天 17:3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寻茶路上,一路风光,眼中有景,心中有感,胸中才有诗,笔下才有句。口占一绝,未加雕饰。

绝句《古蔺寻茶路上有感》
手中竹杖眼前坡,一路行来感慨多。拼却一身空自误,平生辜负好山河!

2
要做一部纪录片,把这款茶表现出来,临近着手,才知道最难写的不是声音而是味道。迟迟不能行笔,成文诸多不满,直到带摄制组进山拍摄,一天下来亲历深山美景、与本地茶农交谈、颇有心得。晚餐农家喝酒欢聚,零点方散,提笔如流水泄地,稍加琢磨修饰,凌晨2时完稿。天明进山继续拍摄,当晚酒宴当众朗读,一座赞叹!有生活实践,有真情投入,或诗或文,载体而已!

以下视频脚本文字因电脑损坏遗失,朋友处发来,留存于此。


脚本《古蔺寻茶记》
辛丑三月,穿越北回归线,沿东经一百零五点八度向东,跋山涉水,越谷穿林,探寻那孕藏于红尘之外的秘境。三千棵野生古茶树,在山民们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在古老森林匠人们的共同记忆中,花开籽落,毛蕊新生。

山高谷深,道阻且隔,守护了这片人迹罕至的净土。独特的气候、水文、海拔、土壤、光照,使得这些千年古茶树天赋异禀,世所罕见。

此茶每年仅采春茶一季,单株年产不足三斤,每一片茶叶都要深入绵延大山,攀爬高大的古茶树人工手采。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发酵、三睡三醒、提香烘焙,用传统工艺制作,保持茶气最原始的树叶本性,内含物质得到最饱满的留存。

捧一盏新茗,茶汤红酽,如琥珀初凝,流霞溢盏。品其中真味,茶性内质醇厚,山野气息浓郁内敛。薯香的焦糖味初品回甘浓烈,再品温润糯滑,余味明净清甜,尾香如木和寂清静。

寻得好茶,与君分享,愿您忙中慢品,可以暖胃,安神,清心,养性!














上一篇:智能写作“狼”来了,专业写作怎么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杨文武 28 分钟前 +1
太湖石 昨天 23:14 +1
观自在/可大 昨天 22:25 +1
Jimmy-S 昨天 20:03 +1
燕赵之声 昨天 19:21 +1
东方.启明星 昨天 17:56 +1
+1
6816°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对于茶的寻访与记录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以下是对诗和文的点评:

**绝句《古蔺寻茶路上有感》**

这首绝句简练而富有深意,表达了在寻茶过程中所引发的诸多感慨。通过“手中竹杖眼前坡”,作者把自己置于寻茶之路的自然环境中,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艰辛与乐趣。而“拼却一身空自误,平生辜负好山河”则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似乎在质问自己是否真心珍惜身边的美好。整首诗在简单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令人回味。

**脚本《古蔺寻茶记》**

该脚本则以纪录片的方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探寻古茶的过程,从地理坐标到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摹,都体现了对茶文化的尊重与热爱。特别是在描述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时,作者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生动的场景再现了这份匠心独运的价值。

在品茶的描写中,无论是“茶汤红酽,如琥珀初凝”还是“尾香如木和寂清静”,都让人感受到茶的丰富层次与独特魅力。最后的愿望更是温暖人心,表达出与人分享美好的愿望和态度。

整个记录不仅仅是对一款茶的描述,更是对生活、自然、人情的深刻反映,尽显其文学价值。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