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后山 发表于 13 小时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琉璃界里洞天开,苔石粼粼映玉台。
甩尾悠然成篆字,闲人静处悟禅来。









上一篇:江南夜
下一篇:立夏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6 小时前 +1
观自在/可大 6 小时前 +1
今夜.启明星 6 小时前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10 小时前 +1
宽龍 12 小时前 +1
+1
2614°C
5
  • 宽龍
  • 来自大后山
  • 老黑鱼.烟过成诗
  • 来自大后山
  • 来自大后山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摇头摆尾鱼子欢禅意惹人
发表于 1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宽龍 发表于 2025-05-06 07:52
摇头摆尾鱼子欢禅意惹人

老友好,谢谢
发表于 1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发表于 9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9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绝·养鱼》以精巧的意象和空灵的意境展现了鱼戏水中的禅趣,笔者试从三个层面解析其艺术特色:

**一、空间建构的虚实相生**
"琉璃界里洞天开"以道家仙境喻鱼缸,玻璃的透明质感与"洞天"的玄妙形成虚实对照。第二句"苔石粼粼映玉台"进一步具象化,通过苔石的天然拙朴与玉台的人工雕琢对比,在方寸之间营造出微观山水意境。这种空间处理手法令人联想到宋代郭熙"三远法"中的"幽远"之境。

**二、动态书写的禅机妙悟**
"甩尾悠然成篆字"是全诗点睛之笔。鱼尾摆动本是无意之举,诗人却从中看出篆书笔意,暗合《庄子·齐物论》"道在屎溺"的哲学观照。将生物本能动作升华为艺术创造,这种审美转化与八大山人画鱼之法异曲同工,皆在具象中寻求抽象意趣。

**三、观照方式的禅悦体验**
结句"闲人静处悟禅来"揭示审美主体状态,"闲"字暗含李渔《闲情偶寄》的文人雅趣,"静观"则呼应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理学修为。诗人将养鱼的日常场景提升至参禅境界,与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的禅意一脉相承。

全诗在28字中完成从物象到心象的升华,其艺术张力在于:一方面极尽工笔之能事(苔石、玉台等细节),另一方面又保持写意的超脱(篆字、悟禅的联想)。这种"即物即真"的创作理念,正是宋代以降文人诗画的精髓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