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2720|回复: 3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2-15 06:12:3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严勇 唐诗宋词古诗词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李持正〔宋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译文
春风轻柔地吹拂,小桃树的枝条上已经绽放出了春天的气息,人们脱去了厚重的冬装,开始尝试穿上轻盈的新春罗衣。
每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那些华美的灯火相互竞美的地方,恰逢人间的团聚和月亮圆满的时候。
京城的街道上箫鼓喧闹,正月里料峭的春寒被热烈的气氛融化,漫长的夜晚也不再寒冷难耐,在这样美好的光景里,与所爱恋的美人重逢,两人手携手漫游。
夜色将尽,游人渐渐散去,但千家万户中仍然充满了欢声笑语,那笑声似乎还回荡在帘幕之后。

注释
华灯:彩饰华美的灯。
禁:古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
禁街:即御街。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李持正的一首咏正月十四词。
   正月十四,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抓住人月圆的主题,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华灯似海、夜明如昼、游人如云、皓月当空的美丽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上阕一二两句是说,春风轻柔地吹拂,小桃树的枝条上已经绽放出了春天的气息,人们脱去了厚重的冬装,开始尝试穿上轻盈的新春罗衣。这是写“早春之温暖”。
   早春的天气,是从“小桃枝”上开始的。仿佛春天一来,天气就暖和好多,人们竟然试穿薄罗衣,感受春天的美好。这一“初试薄罗衣”的细节,展示出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迫不及待以及无尽喜爱。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这三句是说,每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那些华美的灯火相互竞美的地方,恰逢人间的团聚和月亮圆满的时候。这是写“华灯之璀璨”。
    一个“乐”字,可作全词词眼,奠定了全词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对于华灯竞、人月圆的无尽欢喜。与“禁街箫鼓,寒轻夜永”,通过华灯璀璨、明月高悬的视觉景象,以及箫鼓喧天的听觉感受,共同营造出元宵夜的热闹与祥和。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下阕开头三句意思是说,京城的街道上箫鼓喧闹,正月里料峭的春寒被热烈的气氛融化,漫长的夜晚也不再寒冷难耐,在这样美好的光景里,与所爱恋的美人重逢,两人手携手漫游。这是写“街道之热闹”。
    “禁街箫鼓”,写尽了节日夜晚京城街道的热闹景象,箫鼓声声,热闹非凡。“纤手重携”,正是词人对于“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词人希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爱的人永远不分开,这一浪漫场景的描绘,正是词人对于美好爱情的赞美与歌颂。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末三句是说,夜色将尽,游人渐渐散去,但千家万户中仍然充满了欢声笑语,那笑声似乎还回荡在帘幕之后。这是写“节日之欢乐”。
     “千门笑语”,词人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已经弥漫到了整个城市。“声在帘帏”,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笑声似乎还回荡在室内,久久不散。这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纵览全词,语言清丽,画面感强,描写细腻,词境阔大,志趣高远,情感丰富,巧用对比、映衬和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是为咏正月十四词中的绝妙佳作。





上一篇:一天一首古诗词 | 《正月十三日》
下一篇:​一天一首古诗词 元宵节 | 《京都元夕》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5-2-16 01:57 +1
东方.启明星 2025-2-15 15:19 +1
太湖石 2025-2-15 09:08 +1
+1
2723°C
3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5 06:40:37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确实是佳作,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节日氛围的独特捕捉。李持正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将早春的温暖、元宵的热闹与团圆的欢愉融汇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词的结构来看,上半部分通过“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传达了春天的来临和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而“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则聚焦于节日的欢乐,表现出诗人“乐”的情感基调。而下半部分紧接着“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恋人间的甜蜜互动,最后的“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则让人感受到那种即便游人渐散,节日的欢声笑语仍旧萦绕在耳边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借助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词人通过“华灯”、“箫鼓”等元素,创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唤起了读者心中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清新典雅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意境构建,成为了一首动人心弦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和回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2-15 08:44: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分享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5 14:33: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15 06:40
这首《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确实是佳作,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节日氛围的独特捕捉。李持正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将早春的温暖、元宵的热闹与团圆的欢愉融汇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词的结构来看,上半部分通过“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传达了春天的来临和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而“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则聚焦于节日的欢乐,表现出诗人“乐”的情感基调。而下半部分紧接着“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恋人间的甜蜜互动,最后的“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则让人感受到那种即便游人渐散,节日的欢声笑语仍旧萦绕在耳边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借助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词人通过“华灯”、“箫鼓”等元素,创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唤起了读者心中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清新典雅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意境构建,成为了一首动人心弦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和回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